人工降雨也要趁天时|薛宏新专栏547

发布时间:2025-04-12 22:17  浏览量:7

话说这原阳县,最近可是忙活得不得了,为什么呢?因为听说要在4月8号、9号这两天进行人工降雨。消息一出,全县上下那是议论纷纷,农民个个拍手叫好,说这下可好了,春雨贵如油,这人工雨一来,庄稼地里的苗苗们可就有救了;也有的人摇头晃脑,表示怀疑,说这天气预报不是说这两天都是晴空万里吗?人工降雨,能行吗?

我呢,自然也对这件事充满了好奇。你想啊,人工降雨,那可是高科技的活儿,不是随便找个日子,挥挥手就能让天上下雨的。得有天时、地利、人和,还得有那么一点点运气。就像咱们做饭,食材、火候、调料都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一顿美味的佳肴。

先说这天时吧。天时,就是天气情况,得适合降雨才行。这天气预报,那可是出了名的准,说晴就晴,说雨就雨,很少有失手的时候。可这次,天气预报明明说8号、9号两天原阳县都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这人工降雨,岂不是要逆天而行?

我琢磨着,这人工降雨的专家们,肯定也是看了天气预报的。但他们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两天呢?难道是他们有什么独门秘籍,能让晴天变雨天?还是他们觉得,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想碰碰运气?

我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找到一位曾在气象部门工作过的朋友。朋友一听我的来意,就笑着对我说:“你这货,真是哪热闹往哪凑。不过,你问得也好,这人工降雨呀,确实是要趁天时的。”

“趁天时?这晴天怎么趁?”我疑惑地问。

朋友笑了笑,解释说:“人工降雨,可不是随便就能降的。得有一定的条件,比如云层要厚,湿度要大,还得有上升气流。这些条件都满足了,我们才能通过人工手段,比如发射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让云层里的水汽凝结成水滴,落下来形成雨。”

“那这两天晴空万里的,哪有这些条件啊?”我还是不解。

朋友摇了摇头,说:“这你就不懂了。天气预报虽然准,但也不是万能的。它只能预测大概的天气情况,不能预测所有的细节。比如,有时候天气预报说晴天,但实际上,高空中可能还是有一些薄云的。这些薄云,虽然咱们肉眼看不到,但对于人工降雨来说,可能已经足够了。”

我一听,恍然大悟。原来,这人工降雨,还得有点“慧眼识云”的本事。不是所有的云都能降雨,也不是所有的晴天都不能降雨。得看那云是不是“可降之云”,得看那天是不是“可降之天”。

不过,我又想起了另一个问题:“那要是条件不具备,硬去人工降雨,会怎么样呢?”

朋友叹了口气,说:“那可就是劳民伤财又降不下雨了。人工降雨,一次最低也要耗费资金数十万元。这钱,可不是白花的。得花在刀刃上,得花在能降雨的天上。要是条件不具备,硬去降,那钱就打了水漂,雨却没降下来,这不是瞎忙活吗?”

我一听,心里头那个疼啊。数十万元,那可不是小数目。要是降不下雨,那可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朋友看出了我的心思,又笑着说:“不过,你也别太担心。这人工降雨的专家们,都不是吃素的。他们肯定会根据天气情况,做出最合理的决策。要是条件不具备,他们肯定不会硬去降的。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的辛苦努力,化作一场空。”

我听了朋友的话,心里头稍微安定了些。但还是忍不住想,这人工降雨,真是件既神秘又有趣的事儿。它不像咱们平时看到的下雨那样自然、那样随意。它得靠人的智慧和努力,去“创造”雨。这其中的艰辛和不易,只有真正参与过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不过,话说回来,这人工降雨,也确实是件好事。它能在干旱的时候,给庄稼地带来及时雨;它能在炎热的时候,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这其中的功劳和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所以,我觉得,这人工降雨,就像是一场人与天的“合作”。人得趁天时,天也得给人面子。只有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成就,才能让这场“合作”达到最佳的效果。

最后,我想说,这原阳县的4月8号、9号的人工降雨,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我们去期待和关注。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场雨那么简单,它更是一场人与天、智慧与自然的“较量”和“合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看看这场“较量”和“合作”,最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和感动!

薛宏新男,中共党员。曾出版《小河的梦》《婆婆是爹》《可劲乐》等个人文集,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故事会》《故事世界》《民间文学》《今古传奇故事版》《传奇故事》《古今故事报》《当代文学》《河南日报》《新乡日报》《平原晚报》等数百家报刊网络平台,现供职于原阳县城管局,原阳县乐龄书香团成员,原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