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糊涂事多着呢,哪能理清

发布时间:2025-04-09 21:19  浏览量:7

作者:刘庆华

人之生死,乃自然法则,谁都一样!草木有来年,四季有轮回,人却没有。

人从第一声啼哭入世,每天都在向终点走去,到站只是时间问题。源于土归于土,带不走一草一木,带不走一份荣慕。留下的,只是一捧灰或堆起来的一丘黄土。

没有什么来世。珍惜当下,珍爱今天,是王道!

父亲离世,“守孝”是必须的,“七七四十九天”,一天都不能少。当“守孝”接近尾声,有人对我说:守孝也不是天天守在家,可以出去走走,像你这样,就被捆得不能动弹了。

这话我懂,但同时我也知道,人有时是自愿被传统和迷信捆绑的。再说,你几十年在外地,家乡人也生了,地也生了,到哪走走啊?更何况这是为父亲“守孝”, 捆绑比走动舒服!若到处转悠,名声就毁了。

“名声”也是捆绑。在名声面前,人,不得不做奴隶!

我是个孤陋寡闻的人。对“父亲节”、“母亲节”这些从西方粕来的节日,一直搞不清楚是何月何日。因此,我也从没给父亲母亲祝贺过此类节日。但我相信,父母亲不会怪我!

当我真的想给父母祝贺这些节日的时候,机会却永远没了!

人啊,为什么都要到没机会的时候,才有了“找机会”的想法呢?

水田清碧,秧苗茵茵,旱地青纱,状如壁垒;花生破土,秋豆旺长,汪塘黑臭,蚊蝇滋生。江淮之夏,万物竞茂。土地是无私的,只要按季节行农事,土地必然献出所需之物。人在土地和季节面前,必须诚实、服帖,否则就一无所获。短期的农闲,留守田园的农家人,或摇着蒲扇,或坐在树荫下,纳凉休息,开始了新一轮的守望。

“守孝尽七”,必要的仪式在庄重、程式中结束。明天,我将带着对父亲永远的思念,离开小村庄远行。在告别老家的最后一晚,乡村的寂寥,也进入了读秒。

我的生活,不止一次地在沉寂的村庄与喧闹的城市间穿行,进行角色的转换。

告别了农家小院,我向城市靠近、走进。水龙头下,身上的泥巴和汗味被一洗而光!但心里却长出一份缺失。

金陵帝都,博爱之城,虎踞龙盘,秦淮粉黛。当繁华与喧闹一齐向我涌来时,我恍若隔世。昨天还在小村庄游走,今天面对富丽堂皇、文明现代,心里鸿沟横亘。中国的现代化,尤其是农村的现代化,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国有城墙的大城小城不少,城墙的故事,精彩各异。南京的城墙也有些说道。

这个大明王朝开国的国都,城墙的建筑体现了政治理念和建国方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略,奠定了大明王朝的经济、政治、军事基础。

责任制,在南京城墙每块砖上都有体现,砖上标明产地、制砖人姓名、工号等,出了质量问题谁也逃不了。

南京城墙砌筑用的是米糊,牢固性历经风雨而不蚀,可谓固若金汤。不过,朝代的兴亡盛衰,不是城墙决定的。这不,城墙犹在,朝代却成了过往。

南京紫金山,苍翠、灵秀、婉约,真是个风水宝地。洪武大帝的明孝陵,工程浩大,气势恢弘,选址玄妙,朱氏皇室及皇后马大脚都安息于此。

辛亥革命,中山开元,定都南京,身后选钟山。党国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引海内外拜谒者众。那位蒋先生也看好此地风水,为己选定归宿。然世事无常,“何时缚住苍龙”?“乌龙”入水,奔大海而去。正是,陆地岂容蛟龙!

钟山,还聚集了许多达官显贵、名士名流的英魂。多少人为梦而生而死。梦,是永远做不完的!

总统府犹在!总统呢?

该谢幕的都谢幕了。连同那个时代一起走进了历史,掩没在遗迹中,昔日的金碧辉煌,也都成了“曾经”。

面对陈迹,那首“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昔阳红”,道尽了古往今来。

玄武湖,像明镜印照着城市,大江轮渡,来往船队,悠长汽笛,向城市报着平安。那座300多米高的紫峰大厦,雄伟峻峭,冲霄凌云,成了这个古城的坐标。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东晋南唐、宋齐梁陈、孙权东吴、天京天王、明帝民国,群雄争霸,逐鹿金陵。这座城市承载了太多,现代古今共一城。

十一

坐在火车上,有了回家的感觉。是啊,两根铁轨,心的安放,情的寄托,是我心中永远的尊贵之神!

这条路我走了几十年了,不是越走越熟悉,而是越走越陌生。站名、线路走向,都不完全是昨天的了。

我是凡事都想弄明白的人,可越想明白什么,就越糊涂什么,越糊涂就越放不下。我知道,世上糊涂事多着呢,哪能理清?车上同行者,有人不是连自己坐的火车在啥线上跑都不知道吗!这也没什么不好!糊涂与明白,都一样!

作者简介:刘庆华(大华),国铁退休,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曽供职于新疆哈密日报社,乌鲁木齐铁路局党委宣传部。乌鲁木齐铁路局文协会员,南京市江北新区作协会员,文艺作家公众平台主编。

现住南京市,在乌鲁木齐市和南京市”候鸟”式游走。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