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秉凤诗文选:流云吐月映东林,万点飞红坠西尘

发布时间:2025-04-11 09:30  浏览量:7

流云吐月映东林

万点飞红坠西尘

只待雷霆裂天地

且将图洛注乾坤

百年淬火锻华魂

文脉游丝贯古今

否去泰来沧桑尽

梨花带雨一枝新

八卦开天痕,河洛定地音,飞红千秋雪,向空钓月魂。《中庸》曰:“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性、道、教乃生命修行的三大阶梯,由教悟道,由道达性,性者道法自然也!“自然之性”乃宇宙本体之性,混沌未开,故谓之天命;“率性之道”为宇宙本有之道,阴阳一极,故谓之天道;“修道之教”就是明心见性,开务成物,故谓之天教。宇宙本来浑然一体道简明了,但随众智识而显化出千姿百态,此谓道生万物,而万物运行则遵循动态平衡、循环往复、有无相生三大规律,从而在三维时空孵化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因果相扣、大爱无疆、境随心转、厚德载物等一系列经典法则,人类文明的终极目的不是满足衣食住行之需,而是在洗心革面中重塑自我,在天人合一中回归自然,这个过程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文以载道,大化天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通过入世学习文中之道领悟宇宙本体及其规律,成己达人,开悟人生,启发智慧,明了本我,从而做出自觉觉人、自度度人、自明明人的出世伟业,“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人生永远处于未悟自修与达悟领修之中。

冻西百丈冰, 东报柳梢青,鹰旗斜矗暮,五星展旭风。百年河西,百年河东,文明巨变,正在进行,天地寂寥,山雨未歇,几世彷徨,华姿依旧。《易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器与道的对立犹如人间尘路上的“私”与“公”,亦如“小我”与“大我”。“小我”为个体,“大我”即天下。从小我到大我,“我”本身并没有什么改变。“大我”是永恒不变无形无象的,因其“无形”所以能化现各种有形,因其“无象”,能与日月同辉,乃天长久视之道。“小我”犹如滴水,“大我”却似海洋。渺渺沧浪一滴水,只有融汇到蔚蓝的大海中去,才会波澜壮阔澎湃汹涌。文明万光,星汉灿烂,大道之行,负阴抱阳。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