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诗豪气度 几人能比
发布时间:2025-04-07 15:33 浏览量:7
刘禹锡是中唐著名诗人,其诗风豪健雄浑,兼具哲理性与民歌色彩,白居易称他为“诗豪”。他前后被贬谪23年,但却有一股冲天韧劲,达观通透却又豪气干云,教人好生佩服。他的心性成就了他的诗歌,他的诗歌成就了他的人生,在许多诗人为仕途忧闷愁苦时,他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用坚韧书写出人生七十年的华美篇章。
主题:打破悲秋传统,展现昂扬向上的生命态度。
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全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简析:以鹤飞云霄的意象,将秋日转化为激越诗情的象征,体现刘禹锡豁达乐观的个性。
背景:酬答白居易,抒发贬谪23年后的感慨。
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全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简析:"沉舟""病树"以自喻,却暗含新陈代谢的哲理,尾联在感伤中振起,展现坚韧精神。
特色:吸收巴蜀民歌风格,写少女初恋的微妙心理。
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全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简析:巧用双关("晴"谐"情"),将天气现象与情感不确定性结合,语言清新自然。
主题:借东吴灭亡的史实,警示割据势力的必然衰落。
名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全文: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简析:以晋灭吴的史事切入,通过"铁锁沉江""降幡出石"的强烈对比,展现历史兴亡的无情,尾联以萧瑟秋景暗讽中唐藩镇割据。
主题:贵族盛衰的沧桑感,以小见大。
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全文: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简析:通过燕子易主的细节,将六朝豪族的湮灭化为具体意象,冷静的笔调中蕴含深刻历史反思。
主题:荒寂中的亡国之痛。
名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文: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简析:以"潮""月"的永恒反衬城池的荒废,"旧时月"三字凝练了物是人非的沉重感。
主题:借刘备功业讽喻当朝统治者。
名句:"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全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简析:对比刘备的雄才与刘禅的庸懦,尾联以蜀妓舞魏宫的细节,尖锐指出继承者无能导致的悲剧。
背景:贬谪十年后回长安,讽刺新贵。
名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全文: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简析:以"桃树"影射靠打压永贞革新派上位的新权贵,表面写赏花,实为辛辣嘲讽。
主题:对政治反复的蔑视与自傲。
名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全文: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简析:以桃树凋零喻政敌失势,"刘郎又来"彰显不屈之志,两诗构成完整的政治抗争记录。
刘禹锡的诗兼具哲人的睿智与诗人的激情,善用比兴、典故和民歌手法,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其作品既有《陋室铭》般的高洁宣言,也有《西塞山怀古》的历史沉思,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刘禹锡"诗豪"的立体形象——既有哲人的深刻,又有战士的倔强,兼得文人的雅致与民间的朴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