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15首充满沧桑的诗词,道尽人间悲凉

发布时间:2025-03-27 16:15  浏览量:4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人登上凤凰台,凭吊历史遗迹。昔日凤凰来游的兴盛早已不在,只有江水依旧流淌。“吴宫”“晋代”两句,描绘了曾经的繁华如今已化为荒烟蔓草,浸透了无限凄凉。最后一联,将吊古伤今的感慨与现实结合,抒发了诗人对朝廷奸佞当道、自己报国无门的忧愁。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这首怀古曲由两首小令组成。第一首用秦始皇阿房宫行乐、石崇金谷园行乐、隋炀帝南巡江都游乐三个典故,描绘了曾经的奢华盛事,以暮春的凄清景象形成鲜明对照,感慨历史兴亡。第二首列举霸王别姬、吴蜀破曹、班超从戎的故事,揭示出不管哪个封建朝代,民生疾苦都甚于英雄美人,结尾“读书人一声长叹”,包含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情感。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探访诸葛武侯祠,前四句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却无人欣赏,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诸葛亮才德,“出师未捷身先死”,既表达了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也抒发了对其功业未遂的感慨,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期盼与憧憬。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被贬黄州,来到赤壁矶,触景生情。词的上片咏赤壁,描绘了古战场的壮丽景色,下片怀周瑜,将周瑜的少年英气和潇洒风姿与自己待罪黄州、功业未成相对比,既有对英雄的仰慕,又有对自己人生的感慨,虽有感伤色彩,但豪迈气派贯穿始终。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人描绘了如今朱雀桥边长满野草、乌衣巷口夕阳斜照的荒芜景象,昔日王谢大族的繁华早已不在,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这是一首咏史诗,首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为千古名句,总结了历代前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诗人借古喻今,在抒发怀才不遇愤懑之情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运已尽的忧虑与痛心,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和现实主义倾向。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山河的雄伟和历史的遗迹,感慨万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变化。最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了无论朝代兴衰,受苦的都是百姓这一残酷现实,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亡国后,在小楼中触景生情。“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但在他眼中却引发了对往事的痛苦回忆。“雕栏玉砌”依旧,而自己的容颜已改,国家也已灭亡。最后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形容自己的愁绪,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写尽了岁月的沧桑和对故国的思念。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重游南楼,描绘了萧瑟的秋景,回忆起二十年前的时光。词中既有对时光流逝、国事衰败的感慨,又有对故人的思念和物是人非的无奈,结尾三句表现了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的痛苦。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通过回忆自己曾经驰骋疆场的豪情壮志,与如今“身老沧洲”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壮志未酬的悲愤,写尽了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悲哀。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变故,这首词中,她描绘了风雨后落花纷飞的景象,感慨春光逝去。“物是人非事事休”表达了她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无奈,无尽的悲伤让她即使面对双溪春色,也无心欣赏,“载不动许多愁”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深刻地表现出她内心的痛苦。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词中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风雨吹拂、人事沧桑、社会负重让词人深感疲惫。“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通过樱桃变红、芭蕉变绿,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故土难返,充满了人生的无奈和沧桑感。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独自面对西风,黄叶飘零,在残阳下沉思往事。回忆起曾经与妻子一起喝酒沉睡、赌书泼茶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已阴阳两隔,只觉人生如梦,转瞬即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亡妻的思念,充满了沧桑和悲凉。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夜晚登上小阁,回忆起二十年前在洛阳与英豪们的欢乐时光,如今却历经沧桑,一切都已不复存在。“二十余年如一梦”,表达了对时光飞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渔唱起三更的寂寞景象,烘托出一种沧桑和凄凉的氛围。

残阳西坠暮云悠,岁月如流几度秋

少小雄心凌浩宇,暮年壮志付荒丘

寒鸦数点啼霜树,逝水千波绕古洲

回首半生风雨路,———————

最后一句不知道写什么好?诚邀友友来填上最后一句。

文 隐溪书社

素材 古典文学集

图片 免费素材库及AI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