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味道|迁西三屯营古镇,从棋炒到火勺,500年烤出来的美味!

发布时间:2025-04-08 20:33  浏览量:47

美食是一种符号,能够记住一个地方。

迁西,顾名思义,位于迁安的西面,1946年才正式设县。

迁西知名的就是板栗。

迁西有个古镇叫三屯营,是明代蓟镇总兵府所在地,统领山海关到慕田峪1200公里的长城防务,调度成千上万的军民。

三屯营古城,明景泰四年(1453年)开始建设,历77任总兵,长达186年的镇治。

1575至1576年,戚继光担任蓟镇第四十九任总兵,

对三屯营进行了扩建和修整。面积扩大了一倍,功能更完善,新修角楼、敌台、垛墙、五门和护城河,楼宇相望,敌台林立,垛口参差,非常威严壮观。

今天品尝的这道三屯营美食——火勺就与当年戚继光在这里驻守有关,火勺在迁西、遵化一带很知名。

冷兵器时代,蒙古军队为何战斗力很强,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有风干牛肉干,解决了很大的后勤补给问题。

500多年前,戚继光为解决部队长途行军的吃饭问题,也发明了预制食品,棋炒,体积小、易长时间保存,携带方便。

因为在制作好后,在顶部按个坑,像勺子,所以后来棋炒又被称作火勺。

火勺的制作,大概流程就是擀面、切面、捏团、入炉。面皮包上油酥,擀成面片,分成均匀的小面条。揪成均匀的小剂子包上馅,然后在顶部按个小坑,这就是勺。

最后就是烤制,先用200度火先烤制20分钟,翻面后再烤制15分钟。

他是有馅儿的,跟烤带馅烧饼差不多,以前戚继光的棋炒馅是肉的,因为南方士兵较多,现在的火勺馅就比较丰富,有20多种馅儿,水果、核桃、花生、香椿、栗蘑等等。

烤熟的火勺,色泽金黄,皮儿层多酥脆,馅儿咸香酥软。

个头儿不大,跟象棋子大小差不多,所以也称棋子烧饼。

别看这东西小,但真耐吃,还真一口吃不下,需要一点一点的“啃”。

近500年了,目前仅三屯营就有好几家家庭作坊,经过不断创新改进,成为迁西、遵化一带的特色小吃,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一首七律,记录三屯营美味火勺。

《七律·迁西三屯营火勺》

蓟镇雄关锁紫烟,百年兵府忆烽弦。

金甲曾调戚家令,酥皮今叠戚家篇。

面藏五内承军檄,炉炼千钧化玉笺。

莫道庖丁刀俎小,一匙乡愁咽千年。

赏析:本诗以三屯营火勺为媒,勾连古今

首联以"蓟镇雄关"点明军事重镇地位,颔联"戚家令"与"戚家篇"双关戚继光治军与美食发明。

颈联"面藏五内"既写火勺多馅特色,又暗合当年棋炒军粮功能。

尾联"庖丁刀俎"呼应制作工序,"一匙乡愁"升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