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祛湿治小儿睑缘炎案
发布时间:2024-08-16 17:43 浏览量:27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谭洪福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关社区卫生服务站
靳某,男,4岁,2022年1月30日初诊。主诉:眼睑红肿瘙痒半月余。初起感冒即高热,经治疗后热退,后出现此症。外用药膏(药名不详)效不佳。刻下:因瘙痒难忍伴干燥不适,频频用手蘸唾液擦拭眼周皮肤。形体消瘦,平素嗜食鱼虾、甜食等食物。舌红,苔薄黄,脉浮。
诊断:西医诊断为睑缘炎。中医诊断为睑弦赤烂(肝脾湿热上攻,风热余邪未清)。
治则:清热祛湿,祛风止痒。
处方:金银花30g,连翘15g,蒲公英30g,薏苡仁15g,黄芩15g,夏枯草15g,大青叶10g,生地黄10g,菊花10g,蝉蜕6g,龙胆草6g,栀子6g,竹叶6g,木贼草10g,决明子10g,薄荷10g,甘草6g。3剂,水煎服,日1剂。嘱饮食清淡,忌食辛辣炙煿及鱼虾等刺激性食物。
4月27日二诊:服上方后症状消除,近半月又感下眼睑红肿瘙痒,较上次轻,纳差,便秘。舌红,苔薄白,脉缓。守初诊方,5剂。服完药后症状消除。
2023年6月29日来诊,又出现眼睑红肿瘙痒3天,症状较前轻,舌红,苔薄白,脉缓。仍予初诊方3剂,症状消除。随访至今,症状未反复。
按 睑缘炎中医称为睑弦赤烂,以睑缘红赤、溃烂、刺痒为主要症状。《黄帝内经》记载为“眦疡”,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此由冒触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目,而眦睑皆赤烂,见风弥甚,世亦云风眼。”提出本病是由风热之邪着于双目所致。清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曰:“此因脾胃积热,风邪相干,致患眼弦赤烂。”提到脾胃蕴积湿热也是导致睑弦赤烂的原因。
患儿平素嗜食鱼虾、甜食,致湿热内蕴,复外感风邪,湿热与风邪夹杂,上攻眼目而出现此症。眼胞睑为“肉轮”,属脾胃,唐代孙思邈《银海精微》云:“脾土蕴积湿热……故湿热之气相攻,传发于胞睑之间。”明确指出脾土湿热为诱发此病的病因。肝开窍于目,故本病治以清肝脾湿热、祛风止痒为主。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蒲公英、薏苡仁、龙胆草、黄芩、栀子、木贼草、竹叶清热祛湿,其中龙胆草、木贼草善清肝经湿热;夏枯草、菊花、薄荷、决明子清热疏风;大青叶、生地黄清热凉血;蝉蜕祛风止痒;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内清湿热,外散风邪,故症状消除,疾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