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块字丨于陋居寻高雅,于喧嚣守本心——读《陋室铭》的人生哲思
发布时间:2025-04-05 18:13 浏览量:7
于陋居寻高雅,于喧嚣守本心
——读《陋室铭》的人生哲思
城关区畅家巷小学五年级2班 王勉舒
指导老师 彭铭韫
身居陋室,无丝竹乱耳;体处寒舍,无案牍劳形。
锡入陋室,有感而发,故著此文,以抒胸臆。又镌于扉侧石碣上。其开篇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此类相从。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眼。尤其“德馨”一语。遂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喻其生世之高雅。后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喻其敝庐似古贤之宅。终曰:“孔子云:‘何陋之有?’”借此以抒其志。
如此哲文,字无过百,篇体秀灵,制以鸿大。拒于尘俗之污,绝于名利之恶。讽夫世之众人,蝇营狗苟。述傲操,露逸情,实乃佳作也!
纵观寰宇,横览古今。林泉高士,浮名掷去,云鹤衔芝栖碧落;烟波钓叟,清趣拈来,烟蓑钓月泛沧浪。
东晋陶潜,数仕数隐。终为彭泽令,莅任八旬余。突逢会郡督邮巡县,胥吏促整冠带,元亮掷牒叹曰:“大丈夫岂能为五斗禄折腰,效趋跄于龌龊胥徒乎?”遂,其解绶弃印,归于柴桑故里。日涉三径,引壶觞以自酌;时游五湖,荷锄来而长吟。终日逍遥于尘世之外。
严光者,刘秀之旧友也。后,秀践祚,子陵遂变名易姓,居于山野。帝遂遣人广询,寻得其人,征其入朝仕,拜为谏议大夫。子陵固辞不受,又居于京师数旬,遂归于富春山中。朝闻鸟啼,乘扁舟浮于江湖;夕观雁影,执长竿钓于溪潭。远离宦海沉浮。
又于校园之隅,童梦翩跹。晨迎旭光,步入学堂之中;夕别余晖,归去闾巷之际。见师者授业,倾囊相传;同窗求知,孜孜不倦。课间嬉闹,追逐谈笑无忌;课上求知,奋笔凝思有渠。
每逢评比,奖状累累,心向学,不逐名之显;亦至赛事,胜负寻常,志在进,勿求利之丰。琴棋书画,擅者如云,乃欲他人之赞?礼乐射御,通者如荼,岂慕侪人之嘉?
知名利若浮云,守初心若璞玉。勿因虚荣失志,不为功利迷途。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今亦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