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优秀的人,越懂得藏拙,善于藏拙,才是人生大智慧

发布时间:2025-04-04 00:44  浏览量:6

01序言

俗话说,-大鱼沉水底,小鱼浮水面-,真正的高手往往都是深藏不露。

深藏不露的高手,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金庸名著《倚天屠龙记中》里的扫地僧。

越有本事的人越懂得藏拙。

藏拙是一种聪明,更是一种智慧,一方面能隐藏自己真正的实力和缺陷,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在不熟悉的事件处理时出错。

正所谓-大智若愚-,越是有大智慧的人,往往深藏不露,伪装成弱者,看似处处吃亏,对谁都笑脸相迎,其实,他们把一切尽收眼底,暗自运筹帷幄,蓄势待发。

而那些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处处彰显其过人才智,其实只是图有一点小聪明罢了,成不了大气候。

不争小利,必有大谋,小聪明是一种手段,而大智慧才是一种少有人生境界。

02什么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想到电视剧《三国》中司马懿说过一段话:-真正聪明的人,应该让人看不出他的聪明。

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雕章琢句算什么?懂得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才是最高境界。

而达到此境界的人呢,还装作一无所知。

善于韬光养晦藏拙,那么,我对这样的人,只有两个字评价---潜龙-。

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

他们极有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如斗。

他们该聪明是聪明,该糊涂是糊涂,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

所以,他们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智者,名叫隰(xi)斯弥,当时大夫田成子当权,颇有窃国之志。

一次,田成子邀隰斯弥谈话,两人登上高台,游览周围的景色,只见东,西,北三面平野广阔,一览无余,只有南面隰斯弥家的树林挡住了视线。

回到家里,隰斯弥带着家仆去砍伐树林,然而砍了几颗又停下来马上返回家。

家人莫名其询问其中的缘由。

隰斯弥说,-我从田成子的表情看得出,他很厌恶咱家的树林挡住了视线,所以我想把树砍掉。

可是转念一想,当时,田成子并没有表示不满,他在用人之际还想笼络我,如果砍了树,表明我能知人所不言,那祸害就不远了。

有些事该糊涂就得糊涂。

-

故事中的隰斯弥虽然能洞察到别人的起心动念,但是他审查有度的智慧更高,如果不是早点警醒,跟田成子装糊涂,恐怕后来就大祸临头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不喜欢让别人认为我们傻,但是事实证明,生活中并不是事事都要求我们聪明的,有时候糊涂是和吃亏搭界的,难得糊是一种智慧。

03高手的深藏不露有三个特质

鬼谷子说,-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意思是说,圣人往往是在隐秘中谋划大事,所以,被称为神庙,他的成绩人人都能看到,所以叫作圣明。

这句话其实包含着深藏不露的意思。

谦虚谨慎,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则大智若愚。

他们能够全身而退。

高手的深藏不露,在这种人身上,有三个特质 :

第一,隐藏锋芒,避免小人

高人深藏不露,所深藏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能力,也指自己的锋芒。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个人即便智商再高,能力再强,如果平时锋芒毕露,气势太盛,很容易招惹小人,得罪小人。

毕竟小人藏在暗处,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用什么方式使坏。

所以,高人平时往往比较低调,平易近人,你甚至感觉不到他是高人,正如那个扫地僧一样。

第二, 择时而动,力挽狂澜

高人深藏不露,不是说完全不显露才华,否则你也不可能知道他是高人了,而是说不随便显露才华。

高人往往在关键时刻显露才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比如 妇孺皆知的成语-毛遂自荐-中的毛遂,平时就是一个不起眼的门客,然而正是他在关键时刻自告奋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堪称英雄豪杰。

其实,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学习深藏不露的谋略,那就是憋大招,私下苦练基本功,钻研技术惑本领,在关键时刻出头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往往能一举成名。

第三, 擅长用沉默来为自己价值赋能

不信你可以观察,那些特别厉害的人,往往表面上看上去都是笑眯眯的,特别好说话的样子,但任何话题只要涉及到他自己的隐私和利益,他绝口不提,任你怎么套话都套不出来。

而且他是不会轻易跟别人争论的,哪怕他心里再不认同,他也会笑着点头,任何和他利益无关的事情,他都没有立场。

所以,人不仅要懂得说话的艺术,更要懂得沉默的智慧,适当的沉默装傻,一问三不知才是顶级智慧。

04结语

古语云:-潜龙在渊,飞龙在天-。

一个稍微有点阅历聪慧的人,他一定知道自己人生每一个阶段是要做不同的事情,要有不同的心态。

人在低谷,别谈格局,生存才是王道;身处逆境,别谈情怀,务实才是根本;身无铠甲,别显锋芒,藏拙才是智慧;心无念想,别谈理想,坚毅才是支点。

古语有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世间之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总是难以分辨。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多次强调的作战谋略,其实便是对这种真假虚实的巧妙利用。

我们要读懂生活,却依然热爱生活,看穿所有,却依然向往美好。

举报-反馈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