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形形色色的“垂钓者”

发布时间:2024-08-16 19:34  浏览量:27

文丨邓先许

一天晚上,我漫步在珠海高新区中山公园的海边,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夜钓者,他们各执一根钓竿,在黑暗中紧盯灯光浮标的动静。这让我想起了初中课本里的一篇文章——《钓胜于鱼》。只是当时我觉这题目甚是怪异,难以理解。在老师的解读下,我才明白“钓胜于鱼”,这是在强调钓鱼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远超钓到鱼的结果,颇具深意。这海边一众垂钓者冒着炎热、排除蚊叮虫咬的干扰,静待鱼儿上钩,与那篇文章的作者是一样的境界。

随着年岁渐长,我也接触到了更多关于“钓鱼”的故事,对历史上那些形形色色的“垂钓者”也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古今中外那些垂钓者姿态万千,心境各异。他们手中的鱼竿伸向江河湖海,所钓之物,绝非仅仅是寻常意义上的鱼。

姜太公以直钩无饵沿江而坐,其所钓并非水中之鱼,而是贤明之主。太公身处商周交替之际,虽有满腹才华和治国方略,却苦无施展之地。于是,他选择在渭水之畔以直钩垂钓,看似荒诞之举,实则是精心谋划。他深知,唯有吸引到独具慧眼的贤主,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日复一日,他耐心静候,终于得遇文王。文王慧眼识珠,邀其出山,姜太公从而一展抱负,铸就一番伟大功业。他所追寻的,乃是实现政治理想的机遇,是治国安邦的广阔平台。

屈原在愤懑中,向渔夫发问,渔夫劝他濯足濯缨。屈原的忧国忧民和渔夫的随遇而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屈原心怀天下,一心想要拯救楚国于危亡之中,却遭受奸佞小人的排挤和诽谤,他满心困惑与迷茫,在江边遇到了悠然垂钓的渔夫。屈原向渔夫倾诉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对现实的不满,而渔夫则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来劝他顺应时势。屈原在苦苦求索中徘徊不定,而渔夫则以垂钓为生,看似平凡,实则蕴含着对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屈原寻求的是救国之道,渔夫所钓的是一份简单而平静的生活。

严子陵垂钓终老,毅然拒绝刘秀的邀请,果断摒弃功名利禄,他钓到的是内心的淡泊与超脱。严子陵与刘秀同窗共读,情谊深厚。刘秀称帝后,多次邀请严子陵入朝为官,但他均不为所动。他选择在富春江畔隐居垂钓,过着平淡而宁静的生活。在这权势纷争的世界之外,他不为名利所动,不受世俗的诱惑。他每日与山水为伴,以垂钓为乐,在这简单的生活中,寻得了一片宁静之所,让心灵得到了真正的休憩。

柳宗元则划一叶扁舟,“独钓寒江雪”,于茫茫天地间那孤独的身影,所钓的是内心的坚守与清高。柳宗元一生坎坷,在官场遭遇诸多挫折,被贬至荒僻之地。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意志消沉,反而在这冰天雪地中,以垂钓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他望着那寂静的江面,思绪万千。官场的黑暗与仕途的失意,并未使他沉沦,而是让他更加坚定了内心的追求。他借由垂钓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世界,远离世俗的喧嚣与纷扰,他恐怕是历史上最孤独的垂钓者了吧。不过,在这孤独的垂钓中,他寻得了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南唐后主李煜笔下的渔夫,在万顷波中得自由。李煜身处宫廷,身不由己,而他所描绘的渔夫,钓到的是无拘无束的自由,是摆脱宫廷束缚的热切渴望。李煜作为一国之君,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面对国家的衰落和外敌的入侵,他感到无比的无奈和痛苦。在他的词作中,渔夫的形象成为了他内心向往的象征。渔夫在广阔的江面上自由自在地垂钓,不受宫廷的规矩和权谋的束缚。李煜通过描绘渔夫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

清代纪晓岚在《钓鱼》一诗中“一人独占一江秋”的画面,钓的是那份怡然自得的闲情逸致,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沉醉。纪晓岚身为清朝的大臣,平日里政务繁忙,身心疲惫。在闲暇时光,他来到江边垂钓,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惬意。他独自一人坐在渔舟上,手持钓竿,看着江面上的波光粼粼,听着秋风的吹拂声,心中的烦恼顿时烟消云散。这一刻,他忘却了官场的纷争和尘世的喧嚣,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他所钓到的,不仅仅是江中的鱼儿,更是那份心灵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当然,我觉得最荒唐的“垂钓者”,当属民国时期的冯国璋,他当中南海的鱼打捞出来卖掉牟利,当时各大饭店纷纷争相购买“总统鱼”,并将此作为压轴大菜来招徕商户,此举深受富商巨贾的喜爱。他将中南海当成鱼塘出租,让人或钓或买,还把里面的鱼捞出去卖,这般赚钱的方式实在令人瞠目结舌,奇葩之至。

外国人关于钓鱼的描述,最精彩的应该是《老人与海》中的主角圣地亚哥,他历经84天的漂泊,终于在第85天钓到巨大的马林鱼。他钓到的是坚韧不拔的意志,是对命运不屈的抗争精神。“老人”生活贫苦,孤苦伶仃,唯有大海是他的伙伴。他连续多日出海捕鱼,却一无所获,遭受着旁人的嘲笑和质疑。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坚信自己能够捕到鱼。当终于钓到那条巨大的马林鱼时,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马林鱼拖着船只在海上漂泊数日,老人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捕鱼技巧与之搏斗。尽管最终鱼只剩下骨架,但他在与大海、与命运的激烈搏斗中,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力量。

与历史上那些各类不同的“垂钓者”一样,我们每个人也都在“钓鱼”,但是要“钓”什么?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每个人都在通过“垂钓”这一行为,探寻着生命的真谛,抒发着内心的深切渴望。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或许应当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是物质的充裕,还是精神的富足?或许,只有当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鱼竿”,方能钓到真正渴望的“鱼”。

2024-8-6

☆ 作者简介:邓先许,曾为水兵,现居珠海。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