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单里的传承情怀

发布时间:2025-04-03 21:22  浏览量:9

说起书单,读者并不陌生,因为经常会看到一些作家罗列读书单,这是一种提供给读者购书和阅读的简单书单。而俞晓群《那一张旧书单》里所关注的书单,不仅有阅读指南性质的简单读书单,更涉及未成“书”时的书单,这种书单是为出版选题而出的“选题单”。

俞晓群认为,出版人终日忙碌,就是在找寻一种既可以承载文化又可以让读者喜欢的书单,而这些好书单,往往来自那些认真严谨的专家名家。本书开篇“那一张旧书单”便细说梁启超、严复、胡适、张元济、陈独秀、王云五、沈昌文、程千帆等名家为选题而出的书单。名家们推荐书单时,态度认真,思考严谨,精神执著。而名家们推荐的这些书单,视野开阔,品味高端,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高大上”。而也正是有了学者专家们推荐的“高大上”书单,俞晓群先后策划和主编了“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万象书坊”等一系列广为读书界赞誉的好书。俞晓群说:“许多时候,我们会被市场经济的创新精神搞乱思想,以为什么东西都是越新越好,其实不然,起码文化不然,文化最讲求传承精神,没有传统的依托,所谓创新思想或产品,往往是站不住脚的。”此番话,精辟地解读了老先生们那一张张旧书单里所蕴涵着的文化传承魅力,同时也凝聚着作为一个出版人对于文化的责任感以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传承情怀。

“我们的理念:为建立一个书香社会而奠基!”这是俞晓群在辽宁教育出版社工作时,拟定的出版宣传词。当然,书香社会的健全,少不了儿童的阅读。本书中还在“淘民国童书杂记”、“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什么?—整理民国童书侧记”等篇章重点描写了对民国童书的研究、搜集整理和出版,让读者明白曾经残缺和散失的童书,如何接续起了已经断层的文化阅读。更重要的是,这些童书的出版,对现今中国的教育理念,也还有着一种重新思考的意义。

民国童书最重要的好处,表现在教育理念上。民国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充分享受他们天真美好的童年社会,不要过早地硬拉孩子到成人的社会中。但反观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理念,却过分拔苗助长,过分注重孩子的智商,比如,读什么重点学校,考的是不是双百分等,但对孩子的意志、耐受挫折等情商方面的品质,却忽略不提。面对孩子们日渐缺失的最重要的生存训练,俞晓群特别把残旧的民国童子军童书整理出版成《民国童子军独立生存手册》,书中不仅包括一些诸如日常卫生健康、身体锻炼等生活常识,还包括大量的户外运动、游戏以及必需的生存技巧,比如说,童子军如何能看一看树皮上的青苔,或天上闪烁的明星,分辨东南西北;如何能够在荒野露营,洗衣煮饭,自食其力等,这对于现今缺失生存训练的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现实锻炼意义的。

“一个人的可敬之处,在大事;可畏之处,却在细节。”这是俞晓群在“陈昕印象”一文中对陈昕的评价。我觉得,这句话也可套用来评价本书。书中关乎很多大事,西方启蒙运动苏格兰的“文人共和国”、电子书与网络阅读、对孔子学院兴盛的思索等,梳理上下历史,旁观古今中外,视野开阔,下笔纵横,显出了一个出版人的可敬风度。但在细节上,却又让人有可畏之心。俞晓群描写了不少自己过往的藏书记忆、阅读经验,还有与沈昌文、张元济、董桥等书香前辈们交往的旧事,轻轻松松地把高高在上的学者们拉近到读者的身边。尤其是书中还有不少黑白插画,配上精辟犀利的语录,朴拙幽默,逸趣横生,有书香气,有烟火气,也有民国童书的怀旧气。插画作者是“笑宇”—笑宇,让整个宇宙因阅读而欢笑,这真的是一个让人敬畏的理想书香社会!(潘小娴)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