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地名故事(平陆篇)||圣人涧村:傅说版筑圣人涧
发布时间:2025-04-03 16:37 浏览量:8
平陆县圣人涧镇圣人涧村,因圣人傅说在此版筑而被商王武丁发现,故名。
史载,商朝中期出现了一位有为的君主武丁王,武丁求贤若渴,图谋国家复兴。有一天晚上,他做梦遇到一个名叫傅说(yuè)的圣人。第二天上朝时,武丁按梦中见到的形貌观察群臣百官,可是发现没有谁像梦中之人。于是下令百官各处寻找,最后在一个叫傅险的地方找到了。那时傅说正服刑,在傅岩筑墙修路,武丁一见,高兴地说:“正是他。”一番交谈之后,武丁认为傅说很有才干,是一位圣人,便任命他为相。在傅说的辅佐下,武丁将天下治理得很好,商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
《孟子》所谓“傅说起于版筑之间”,即指此事。关于此事,《史记• 殷本纪》也有神异的记载: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
再说,傅说为何在这里版筑?原来,殷商时期,傅险是虞、虢两国交界处,是池盐运销黄河以南的交通要道。这里山势高耸,涧水中流,盛夏水涨,时常冲毁道路,商旅裹足不前,而且盐这种物资很容易受潮溶化。据说,为了防止洪水冲刷盐道,傅说发明了一种修路技术——版筑。就是用两块木板相夹,两边各置两根椽,用麦草捆缠,中间填满混土,或夹以石灰、草泥,以杵捣实筑成土墙,可以有效抵御洪水冲击。版筑这种夯土技术至今仍然在一些乡村使用。
傅说品德高尚,智慧超群,担任宰相后,辅佐武丁治国兴邦,还为后世留下《说命》三篇,被收录在儒家经典《尚书》中。《说命》记载了傅说与武丁的对话,反映了其治国理政、教育、军事等方面的光辉思想,其中的经典之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闪耀着重在实践的辩证唯物观点,成为千古名句。他是比孔子早800年的中华民族第一位圣人。历代文人名士如孟子、屈原、李白、王维、司马光、苏轼等都曾撰文颂扬他的卓越功德,如李白《纪南陵题五松山》中的诗句:“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一朝和殷羹,光气为列星。”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 》中说:“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关于圣人涧村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傅说辅佐武丁59年后,告老还乡,回到生他养他的太臣村。看到村里十年九旱,人们对水望眼欲穿,便决心为乡亲们找水。从此,他和老伴骑一匹白马,在千沟万壑中艰难跋涉,寻觅水源。一天,傅说走到了太臣村东北角一个“V”字形的沟岔里,感觉这里空气清凉,土石湿润。根据经验,他认定此处必有水源,就对老伴说了。那白马很通人性,立刻仰天嘶鸣,奋起前蹄用力一刨,一汪清泉顿时喷涌而出,形成一条潺潺的涧河,当地百姓就把它叫作“圣人涧”,把傅圣的坐骑白马用前蹄刨出的泉水叫“马跑泉”。后来,人们沿着这条涧水,在傅说曾经版筑的傅岩山附近建房定居,形成了“圣人涧村”。
如今,圣人涧村还有马跑泉、圣人庙等遗迹,保存了十余通有关圣人庙的历代碑刻,其中,最早的碑刻是元代的“傅岩庙碑”。它们似乎在无声地向人们叙说着傅说的功绩。
1991年,平陆县决定重建圣人庙,新庙位于原址西边的傅岩冈上,占地30亩。1992年大殿建成,社会名流薄一波、赵朴初、启功、张岱年、史念海、陈立夫等为圣人庙题写了牌匾。2006年之后,又对圣人庙进行了扩建。先后建了戏楼、廊房和山门,恢复了农历四月初八傅圣诞辰庙会,全国各地及海外傅氏宗亲到圣人庙寻根祭祖,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旅游的发展。
- 上一篇:明天20时49分!乌海正式进入…
- 下一篇:五大道将添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