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内功「太极腰」的三个阶段

发布时间:2024-08-16 02:40  浏览量:35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内功修炼重在练腰。古今拳经拳论都非常重视“腰”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如何练好“太极腰”是太极人一生的追求。李和生传杨式内功太极拳老六路重视以练腰为本,进尔练气、练意,达到真正“用意不用力”的太极最高境界。

经过四年的训练与摸索,我对修炼“内功太极”有三个阶段的体会。即松腰、活腰和用腰。何以明之?“腰为主宰”是拳经拳论公认的拳理。练功中,我深深体会到,腰不松,气难通;气不盈,意难行。内功修炼其实就是练腰,腰是内功的根基。内功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充分发挥腰的主观能动性。松腰阶段就是以腰带手阶段,主要是将以腰椎为代表的颈、腰、胯、膝和肩、肘、腕等七大关节的放松。活腰阶段就是以气带手阶段,主要是培养内气,使周身关节、经络元气充盈,使腰充满活力。用腰阶段就是以意带手阶段,主要是修炼用意念作用腰脊和四肢百骸,使之真正达到用意不用力的奇妙太极境界。

松腰阶段最为艰辛。

我曾经撰文介绍过练腰的体会,如拱腰、撤腰和松静桩的练习,都是松腰的好方法。松腰也有三个过程:一是转腰。主要是练习腰的平面转动,将腰、胯分离,就像磨鼓与磨盘关系一样,磨盘不动,磨鼓转动,胯不动腰转动。此阶段练习要保持髋关节以下轻松稳固,而胯以上的腰却轻松灵活,转动自如。二是松胯。主要是练习胯的放松,将胯练虚练宽松,使胯能轻松灵活波动,使腰能在胯的虚怀里立体转动。三是松腰。主要是练腰与胯协作关系,让腰、胯默契协作,把腰(指肾脏)练“活”,不仅能个体旋转,而且能整体转动、全方位滚动。腰与胯不仅能同方向旋转,而且能反方向旋转,平面转、立体转和斜面转,无所不能。达到这个阶段,才能算找到松腰的窍门,如此将越练越松、越练越活。练腰因人而异,拳友可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

活腰阶段最为抽象。

许多拳友在老六路二承功练习中找不到练习内气的感觉,无法使自己的“腰”活起来,就是因为内气练习较为抽象。我在《练气的真切体会》一文中体会到:“练气是在松腰的基础上进行的,腰不松,气不通且难盈。练习内功太极拳老六路是练气的最好方法。练习过程中,把腰忘掉,身体就像一个大圆筒子,筒子里空空荡荡,什么感觉都没有,感觉越空,表示腰越松。只有把身体内部都‘腾空’了,‘气’才能装的进、装的多。这个比拟比较恰当,好比把身躯当作粮仓,‘内气’就是粮食了,仓中有粮心不慌呀。”何以把腰忘掉?

盘拳架中,想象自己的腰松坠落地,此时的腰是非常之轻松圆活,甚至是空洞的感觉,很舒服很舒爽。不要有意识的想着下丹田,也就是小腹部位。有的拳友说练拳中想丹田,丹田会有热感、鼓胀和蠕动。练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体表特征因人而异,千万不要去在意它。如此实实在在地练习,时间长了,内气自然就会充盈。

用腰阶段最为奇妙。

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非经历用腰练习不可。说穿了,用腰阶段就是老六路三承功的练意阶段,也就是神经练习阶段。意念练习就是训练尾闾神经,从转动尾闾关节到调动尾闾神经。初期的转动是被动的转,是有意用“意”和“气”的驱动。这种驱动比较缓慢,需要等内气的整合和调动,意念还不可能一想即动,也不可能达到“想到劲到”的境地。坚持如此练习,逐渐体会到能渐渐驾驭尾闾神经,使唤尾闾神经,训练尾闾神经,让它活跃起来,让它作用起来。此时的腰已经不是生理条件下的腰,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太极腰”。太极前辈有句话:“太极,无手胜有手,全身都是手。”精僻概括了“太极腰”的神奇功用。用腰阶段练习中,要注意始终想着尾闾,不要在意四肢百骸,不能有意无意使拙力,更不要在意拳架的攻防含义。

松是内功太极拳的精髓。李和生师傅对内功太极有个很通俗的解释,“一搭手就能管住对方腰、控制对方神经的功夫就是太极内功。”松的标准何在?通俗的说,让人看得见却摸不到着力点,出手却能让人感到心惊胆颤、莫明其妙的,这才是真正的松。内功太极拳的一切动作皆以松为核心。有条件的拳友,在用腰阶段练习中,最好能时常与懂拳理或有内功的拳友揉手试松。松回来,就会产生具有吸附力的沾粘劲;松出去,就会产生具有推撞力的掤劲;松下去,就会产生具有沉压力的采劲、按劲;左右上下松,就会产生具有强大扭力的挒劲、捋劲。此时的松,是一种意念支配着的本能反应或神经感应,并非人的正常生理反应。拳经八字歌云:“掤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九不知;若能轻灵并坚硬,沾连粘随俱无疑。采挒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果能沾粘连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太极腰”的修炼是抽象和艰辛的。光有刻苦的训练,或一天一趟拳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明师的指导和亲授,必须善于揣磨和思考,必须付出劳动与艰辛。“三个必须”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内功修炼是漫长的积累,欲速则不达,非明理不可,非勤练不可,非揣磨思悟不可矣。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