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听墨》——谢逢春水墨符号解读

发布时间:2025-04-03 14:59  浏览量:4

认识谢老一年多,其对水墨符号的解构与重组,就像是一场艺术的“庖丁解牛”。他把传统的水墨元素拆解、重组,就像古人说的“不破不立”。他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水墨的固有认知,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他的作品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让我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引发对自身、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入思考。

1 溯源传统,厚积薄发的艺术历程

其艺术之路,恰似一场传承与创新交织的文化苦旅。他早年对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领域的系统研习,正是在广泛汲取自然与艺术的养分。从中国画中领悟笔墨的韵味与意境营造,于油画里感受色彩与光影的表现力,在版画和雕塑中探索造型与空间的奥秘,这一切都是对“师法自然”理念的践行,积累着对万物万象的感知。1995年从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期中国画研究班毕业,以及2000年于华南师范大学油画研究生班深造,为他的艺术创作奠定了深厚且多元的根基。这就跟咱们读《论语》里说的“君子不器”似的,他不拘泥于一种艺术形式,而是博采众长。

▲谢逢春作品《汉水之波》

40×40㎝ 纸本彩墨

▲谢逢春作品《秦巴春色》

40×40㎝ 纸本彩墨

早期以二汽生产场景为创作主题的版画,是他对时代发展这一“自然”的记录,契合中国绘画“反映生活、记录时代”的精神内核。而工作变动成为高校教师后,心境的转变促使他在艺术探索上更注重内心的表达,追求“中得心源”,在艺术天空中自由畅想,在多维空间里探寻自我,逐渐形成独特画风,完成从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到主观精神抒发的转变。

▲谢逢春作品《秦巴初雪》

60×70㎝ 纸本彩墨

▲谢逢春作品《秋韵》

42×42㎝ 纸本彩墨

2 水墨符号解构中的哲学映照

(一)近距离呈现:打破常规与阴阳相生

其新作中对水纹、山峰等元素的近距离放大与重组,近乎抽象,这与传统绘画布局大相径庭。传统绘画追求的平远、淡雅,是一种和谐宁静的美感呈现,而他将元素平置、跳跃排列,构建不均衡或旋转画面。在中国哲学里,阴阳相生相克,有阴必有阳,有静必有动。他画面中的这种不均衡,恰似“阳”的活跃力量,打破传统绘画中“阴”的宁静与平衡,形成动静相生的独特视觉效果。画面中环绕的水墨元素,如同阴阳两极的互动流转,既具有攻击性,冲击着观者常规审美认知,又充满诱惑力,吸引观者深入探寻其中蕴含的艺术奥秘,是对传统绘画程式的大胆突破与创新诠释。

▲谢逢春作品《游历者之北渚》

137×68㎝ 纸本彩墨

▲谢逢春作品《游历者之精灵2号》

178×96㎝ 纸本彩墨

(二)远距离呈现:天人合一与古今融合

在远距离呈现的水墨图式中,他的作品既有传统山水画近山远水、沟壑树丛的框架,又融入现代格局。中国绘画哲学追求“天人合一”,传统山水画构建的可观可游之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虽他无意构建自然生态,但山势、树木等元素独立又集合的视觉特征,是在另一种层面上对“天人合一”的现代演绎。传统元素与现代观念的融合,也是“通古今之变”哲学思想的映照。保留传统水墨画韵味,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融入现代手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融中,达成一种新的和谐共生,让作品既承载历史厚重,又彰显时代活力。

▲谢逢春作品《大岳》

75×39㎝ 纸本彩墨

3 线条与造型:气韵生动的艺术表达

中国绘画强调“气韵生动”,认为艺术作品应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节奏和精神气质。谢逢春画作中的线条活泼灵动,或顿或断,或虚或实,或淡或浓,正是在通过笔墨的变化传达生命的韵律。线条勾勒物象形态的同时,更像是在为其注入灵魂,每一处变化都蕴含着画家的情感与思绪,使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

▲谢逢春作品《溪》

42×42㎝ 纸本彩墨

其造型简约生动,以简洁线条和形态表达丰富内涵,是“以形写神”绘画理念的体现。如《溪》《汉水碧波图》等作品,线条如灵动音符跳跃,造型似自然精灵展现,通过简洁形式捕捉山水的神韵,不追求对自然的逼真描绘,而是注重传达其内在精神,让水墨山水元素成为精神与情感的寄托,实现从物质形态到精神境界的升华。

▲谢逢春作品《汉水碧波图》

42×42㎝ 纸本彩墨

4 艺术精神升华:关照生命与澄怀味象

在《游历者》系列中,“鱼”从个人生命体验象征升华为永生符号,代表超拔、孤独、审视精神,这与中国绘画中“澄怀味象”的哲学理念高度契合。画家以澄澈的心灵去感悟万象,将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内心世界的关注融入作品,通过水墨符号解构重组,传达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观者欣赏画作时,受其引导反思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如同在艺术的净土中品味生命的真谛,实现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升华。

▲谢逢春作品《游历者之汉水精灵》

178×96㎝ 纸本彩墨

▲谢逢春作品《游历者之碧波》

138×39㎝ 纸本彩墨

其以独特的水墨符号解构特色,在当代水墨艺术领域开拓出一条融合传统哲学精神与现代创新理念的艺术之路。他的作品“穿山听墨”思想,引领我们穿越山水表象,聆听水墨与哲学交织的回响,感受艺术与精神融合的强大力量。未来,他也必将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继续探索,为当代艺术发展带来更多惊喜与启迪。

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唐彩华

2025年4月

艺术家简介 Profile

谢逢春,1962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祖籍湖南省耒阳市。198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期中国画研究班。2000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油画研究生班。现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副教授。

现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艺术委会会员

中国湖北美术家协会会员

湖北省高教育学会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十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十堰工业版画研究院院长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画院副院长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