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家对联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发布时间:2025-04-03 06:06 浏览量:8
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
繁华方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清代•梅小树题天津旧鼓楼联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副引人入胜的对联:“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方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这是清代梅小树为天津旧鼓楼所题之联。
“高敞快登临”,描绘出鼓楼的高大宽敞,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登上高处。当我们踏上鼓楼,仿佛置身于历史的交汇点。想象一下,古时的文人墨客,怀着对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拾级而上,只为一睹那壮丽的景色。就如同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
“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七十二沽的水面上,船只穿梭往来,帆影点点。那一片片白帆,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些船只承载着货物和人们的希望,它们或是为了贸易,或是为了归家。从远处望去,帆影交织,形成一幅生动而繁忙的画面。这让人不禁想起当年京杭大运河上的繁荣景象,船只络绎不绝,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繁华方唤醒”,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从沉睡中苏醒,展现出其繁华的一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天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商业繁荣、文化多元的大都市。街道上熙熙攘攘,店铺林立,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机遇。
“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那一百零八下的钟声,悠扬而深沉。清晨,钟声唤醒了沉睡的城市,带来新一天的希望和活力;夜晚,钟声又伴随着人们进入梦乡,给予心灵的慰藉和安宁。这钟声不仅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城市的灵魂之声。它见证了天津的变迁,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从古老的传说到现代的故事,钟声始终在那里,默默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喜怒哀乐。
这副对联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天津旧鼓楼的独特魅力和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让后人在品味中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首先,从整体上把握这对联的意境。这对联描绘的是天津鼓楼的景象,上联侧重于描绘鼓楼的高敞与周围河面上帆影的繁忙,下联则转向了鼓楼周围繁华的市井生活与晨钟暮鼓的宁静氛围。
上联“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其中“高敞快登临”描述了鼓楼的高大宽敞,使人有登高远眺的快感。“七十二沽”是天津的别称,这里泛指天津的水域。整个上联通过描绘鼓楼的高大以及周围水域的繁忙帆影,展现了天津水上交通的繁荣景象。
下联“繁华方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繁华方唤醒”意味着鼓楼的钟声唤醒了周围的繁华市井生活。“一百八杵”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百零八杵,这里可能指的是鼓楼钟声的频率或节奏。整个下联通过描绘鼓楼的钟声与周围的繁华市井,展现了天津的市井生活与宗教文化的交融。
这对联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鼓楼的景象跃然纸上。同时,上下联在内容上相互呼应,上联描绘了鼓楼的高大与水域的繁忙,下联则转向了鼓楼周围的生活氛围与宗教文化,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鼓楼画卷。
此外,这对联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上联的“七十二沽”与下联的“一百八杵”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这对联在表达景象的同时,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总的来说,这副天津旧鼓楼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天津鼓楼的壮丽景象与繁华市井生活,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 上一篇:洪丕谟:古代女书法家,多为名妓
- 下一篇: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