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团河行宫历史韵味 见证文化瑰宝再现辉煌

发布时间:2024-09-25 03:09  浏览量:35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记者体验行”主题宣传联合采访活动日前走进北京大兴区,来自京津冀的20余名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大兴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取得的成就。采风路上,媒体记者边听边看边记录,记录着大兴区近年来的新变化、新面貌。9月13日上午,联合采访团媒体记者探访了位于大兴区西红门镇团河村西侧的团河行宫,亲身体验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生动实践。

探寻历史遗迹,感受历史韵味。团河行宫,这座始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皇家园林,是清代帝王在南海子建造的四座行宫中最宏伟的一座。占地400余亩,行宫布局严谨,融合了苏杭园林的风格,不仅建筑宏伟,功能齐全,更是目前唯一一座保留原址且修缮的行宫。媒体记者们沿中轴线一路向北,仿若走进了庭院深深的清宫,走进了清代的世外桃源,近距离感受古代帝王的生活轨迹和皇家园林的非凡魅力。

见证修复成果,体验古今交融。历经百年战乱和多次破坏,团河行宫在近年来得到了全面的保护和修复。自2012年启动修复工程以来,历经十多年的精心打造,团河行宫建筑大部分实现了原址“原貌重现”,并于2023年9月24日向公众免费开放。尽管东湖和西湖目前仍处于干涸状态,但湖底已完成减渗工程,待注水后这里将再现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媒体记者亲眼见证了修复后的团河行宫焕发出的新生,感受到古今交融的独特韵味。

三地协同发展,发掘文化资源。大兴区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张翼表示,过去大兴以农业发展为主,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不多。随着三地协同一体化的发展,大兴作为北京南部的一个门户地区,其文化挖掘也日益深入。团河行宫作为四座行宫之一,是当时唯一留存下来的有原址保留的行宫,也是南海苑囿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从市级到区级层面,对团河行宫的关注度逐渐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措施也日益增多。这使得修复工作得以加快,包括两个博物馆的入驻,也是旨在发展和弘扬文化。将团河行宫重新开辟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休闲场所,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保护成果初显,文化引领发展。经过精心保护与修缮,团河行宫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其独特的宫殿式建筑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交相辉映,成为了大兴区乃至京津冀地区的文化瑰宝,熠熠生辉。这处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皇家园林,正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特别是河北和天津两地游客位列北京客源前两位。

值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大兴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致力于在更广范围内、更深层次上推动区域文化旅游的共赢发展,共享产业新机遇,全面激发文旅市场的消费活力。作为大兴区及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团河行宫将更加注重发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团河行宫还将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和谐共生之道,力求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努力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优秀典范,为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贡献力量。

云娟 王栋 摄影报道

团河行宫西湖及建筑,一洞天宝座船坞(左)、大船坞(中)、濯月漪(右)。

市民步入团河行宫二宫门。

2024年大兴区龙河凤河文化季活动在团河行宫彩排。

团河行宫乾隆御制碑碑亭。

团河行宫古建上的脊兽。

团河行宫西朝房前晨练的市民。

市民在团河行宫归云岫前锻炼。

团河行宫四方亭。

团河行宫大兴区博物馆大兴历史文化展。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