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宋·贺铸词笺注(16)

发布时间:2025-04-01 21:54  浏览量:10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宋·贺铸词笺注(16)

晚云高·太平时

秋尽江南叶未凋。晚云高。青山隐隐水迢迢。接亭皋。〇二十四桥明月夜,弭兰桡。玉人何处教吹箫。可怜宵。

〇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明·杨慎《词品》卷一《秋尽江南叶未凋》条曰:贺方回作《太平时》一词,衍杜牧之诗也。其词云:秋尽江南叶未凋。按此,则牧之本作“叶未凋”。今妄改作“草木凋”,与上下意不相接矣。幸有此可正其误。钟按,杨慎此说良是。北地秋尽,草木皆凋,而江南则与北地有别,故言“叶未凋”也。若江南与北地不殊,何必言之?且“草木”既“凋”,下文“山”何以称“青”,岂非自相矛盾?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曰:冰轻叶未凋。灵隐寺在杭州,杭州非“江南”乎?

〇亭皋:《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上林赋》曰:亭皋千里,靡不被筑。清·王先谦《补注》曰:“亭”当训“平”。“亭皋千里”,犹言“平皋千里”。“皋”,水旁地,故以“平”言。

〇二十四桥:宋·沈括《补(梦溪)笔谈》卷一曰: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可纪者有二十四桥:最西浊河茶园桥;次东大明桥(今大明寺前);入西水门有九曲桥(今建隆寺前);次东正当帅牙南门有下马桥;又东作坊桥;桥东河转向南,有洗马桥;次南桥(见在今州城北门外);又南阿师桥、周家桥(今此处为城北门)、小市桥(今存)、广济桥(今存)、新桥、开明桥(今存)、顾家桥、通明(一作“泗”)桥(今存)、太平桥、利国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今存)、青园桥;自驿桥北河流东出,有参佐桥(今开元寺前);次东水门(今有新桥,非古迹也)东出,有山光桥(见在今山光寺前)。又自牙门下马桥直南,有北三桥、中三桥、南三桥,号“九桥”,不通船,不在二十四桥之数。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三七《淮南东路·扬州·风俗形胜》曰:二十四桥,隋置,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后韩令坤省筑州城,分布阡陌,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废,不可得而考。

〇弭兰桡:泊舟。南朝齐·谢脁《临楚江赋》曰:冽攒笳兮极浦,弭兰鹢兮江浔。弭,停也。兰桡,舟之藻饰词,犹言木兰舟。桡,桨也,此代指舟。

〇可怜宵: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三二六《鬼》一一《沈警》条引唐·李玫《异闻录》托名北周·沈警诗曰: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可怜:可爱。

[汇评]

〇清·王士禛《花草蒙拾》曰:苏东坡之“与客携壶上翠微”(《定风波》)、贺东山之“秋尽江南叶未凋”(《太平时》),皆文人偶然游戏,非向《樊川集》中作贼。

〇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上《衍词》曰:贺方回衍“秋尽江南叶未凋”,陈子高(按,陈克)衍“李夫人病已经秋”,全用旧诗而为添声也。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