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马山民歌里的楚国遗风

发布时间:2024-08-15 00:49  浏览量:27

马山民歌,根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的马山镇,那是楚文化遗韵最为浓郁的土壤。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楚地人民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千年的历史风霜与文化的积淀。

时光回溯至2008年的那个夏天,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上镌刻下马山民歌的名字时,这份古老的艺术便迎来了新的春天。这不仅仅是一个荣誉的加冕,更是对马山民歌独特魅力与深远价值的认可。马山,这个位于荆州市西北部的小镇,仿佛一夜之间被赋予了更多的传奇色彩,它的名字与马山民歌紧紧相连,成为了楚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马山镇,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荆楚古镇,它的故事如同它脚下的土地一般深厚。考古的笔触在这里轻轻勾勒,便能触碰到历史的脉络。1995年的那个秋天,湖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马山镇阳城村的一次发掘中,意外地揭开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阴湘城遗址的神秘面纱。这座古城,相传为楚国早期的遗址,其残存的轮廓在岁月的侵蚀下依旧显得庄严而神秘,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马山民歌,便是在这样的历史与地理环境中孕育而生的。

江汉平原的温暖湿润,稻作农业的繁盛,以及荆山余脉的蜿蜒环绕,共同构成了马山民歌独特的生长环境。这里的民歌,如同山间清泉,流淌着楚地人民的淳朴与热情,又似田野间的微风,轻拂着人们的心田。正是这样的自然与人文的双重滋养,使得马山民歌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楚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郢人善歌,闻名于世。”这不仅仅是对古代楚地人民音乐才能的赞誉,更是对马山民歌悠久历史的见证。从原始社会时期的萌芽,到唐虞之世音律雏形的形成,再到春秋战国时期音律、内容与演唱形式的定型,马山民歌的每一步发展都深深烙印着楚文化的印记。尤其是《楚辞》的出现,更是为马山民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魂。《楚辞》以其独特的文学样式和方言声韵,描绘了楚地的风土人情,其语言之通俗、内容之丰富,为马山民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

在马山民歌的歌词中,我们不难发现《楚辞》的影子。那些融杂了地方方言的歌词,如同乡间小道上的野花,虽不起眼却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们或讲述着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或追思着先贤与英雄,或抒发着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每一句歌词都蕴含着楚地人民的情感与智慧。而马山民歌的表演形式,更是一唱众和,热闹非凡,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

随着历史的演进,马山民歌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两汉南北朝时期,“乐府”这一诗歌体裁的兴起,为马山民歌注入了新的元素与活力。这一时期的马山民歌,不仅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还出现了大量表现男女爱情的歌曲。这些歌曲往往借景抒情,将爱情的美好与哀愁娓娓道来,令人动容。而《西曲歌》的流行,更是将马山民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其成为了荆楚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广受欢迎的音乐形式。

唐代,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竹枝词”这一新兴歌曲体裁犹如一股清泉,为马山民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它不仅承袭了古楚地区的音韵之美与方言之韵,更巧妙融合了魏晋南北朝乐府诗的文学精髓,使得歌曲内容更加贴近风土人情,形式也更加灵动多变。刘禹锡在《田园牧歌》中曾深情描绘:“碧裙农妇笑语间,绿蓑农夫歌声连,郢中旋律随风起,宛转悠扬似竹喧。”这里的“宛转悠扬”,恰似马山民歌中那独特的五、一、二音列变化,悠扬中带着几分质朴与深情。

自唐代以后,马山民歌如同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历经宋、明、清各朝代的洗礼,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文献记载中,无论是北宋《太平广记》里的“扬歌绕郢田,三声五声传千里”,还是《湖北志略》中“南郢扬歌起,三五声子韵悠长”,都见证了马山民歌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演变。这些“三声子”、“五声子”,不仅是歌曲结构的独特标识,更是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与当代马山歌中的“五句吟”遥相呼应,诉说着世代农民的心声与梦想。

明朝成化年间,《随郢纪行》一书更是生动地记录了荆楚之地“抟鼓踏歌”的壮丽景象:“山涧回响郢中曲,扬歌阵阵越山脊,三声五声哀且美,黄花叶落思故地。”抟鼓踏歌,这一源自楚国宫廷的雅俗共赏之俗,历经千年沉淀,已深深融入马山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田间地头,鼓声阵阵,歌声悠扬,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更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恋与敬仰。

时至今日,当我们走进荆州市马山镇,仍能听到那熟悉的五句子歌声,在插秧、扯草、收割、打场的劳作中响起。那歌声,是历史的回响,是文化的传承,更是马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马山民歌,如同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在聆听中感受岁月的变迁,体会文化的魅力。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