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故事:武媚娘进宫

发布时间:2025-03-31 22:32  浏览量:6

武媚娘进宫

话说唐太宗本是天挺豪杰,并不留情于色欲,谁知自武媚娘进宫后,太宗却异常喜爱,两人欢爱无比。

武媚娘进宫

武媚娘的父亲名叫武士彟,字行之,高祖时曾任都督职位,因天性恬淡,不愿为官,于是弃官归隐。

妻子杨氏年过四十无子,又娶了张氏为妾。

一日,张氏睡梦中觉得身子沉重,用力一推,却把自己推醒,从此后,便做下了孕胎。

十月之后要分娩时,很奇怪的梦见当年魏公李密来拜说:“想要借住十年,一定要好好照顾,日后一定相报。”

张氏本以为是男胎,生下胎儿后却是个女儿。

武行之夫妇,把这女儿视做掌上明珠,万般呵护。

七岁时,武行之请先生教她读书,先生见她面貌端丽,为她起名叫武媚娘。

到十二三岁时,出落得妖艳异常,又加上性格聪敏,点选进宫后、全无一般女子的羞怯,敢做敢为。

唐太宗驾临时,她嬉笑耍娇,待皇上如家中知己一般,无拘无束。

太宗从没见过如此情景,时间越久越觉得魂消,因此时刻刻不能少她。

李淳风占星

却不料后来太史李淳风占星后说“女主昌”,后又说唐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当掌天下。民间也纷纷流传此话。

太宗闻听,心里虽忌讳,但是一见媚娘性格柔顺,顷刻不能分手,暂且不理会传言。

武才人知道传言后,看太宗的意思,必不舍得加害自己,但忌讳之意还是有的,便想着如何给自己找个退路。

再说太宗有三个儿子,太子承乾,是长孙皇后所生,喜欢声色猎犬。

魏王泰,太子的弟弟,是韦妃所生,才干出众,深得太宗喜爱。

第三个儿子晋王治,极为孝顺。

魏王自恃受父皇宠爱,在长孙皇后去世后,便萌发了夺太子位的念头,私下结朋连党,准备行事。

不料太子承乾得知,密密派刺客谋杀魏王。

又召集心腹,准备谋反,因机密泄露,让太宗得知了。

承乾废为庶人

太宗震怒,把承乾废为庶人,其余朋党一律斩首。

太宗并不知魏王泰的真面貌,想要立泰为太子,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死死劝阻,建议立晋王。

太宗忧闷不已,回宫后长嘘短叹,徐惠妃、武才人百般劝慰。

武才人说道:“二王做乱,干脆谁都不取,立晋王好了。”徐惠妃也道:“晋王仁孝,立太子,最少可以保平安。”

次日,太宗召集群臣商议,众臣都认为立晋王保险。

太宗于是立晋王治为皇太子。

晋王治做太子后,极尽孝敬。一日,太宗患病,晋王入后宫问候。

恰好碰见武才人,晋王见武媚娘美貌异常,心中触动,动了亲近的念头。

武才人见晋王有意,心想:若靠了晋王,今后的退路可找了。

找了个机会单独相处时,晋王要亲热,武才人扯住晋王衣服哭道:“今日若顺从殿下之情,犯了私通之罪,那我日后怎么办呢?”

晋王发誓道:“如果异日为帝,一定封你为后,若违反誓言,上天罚我。”

武才人心里有了底儿,叩谢后又说道:“如果陛下得知,要加害我,有什么办法?”

晋王想了想,俯耳叮嘱:“你如此如此说,便可免祸。”

九龙羊脂玉钩赠给武才人

武才人点头记下,晋王又解下九龙羊脂玉钩赠给武才人,做为定情之物。

再说太史李淳风,学识渊博,能知古今之事,正值京中开试放榜,放榜之前,太宗召李淳风。

太宗问李淳风:“不知今年开科取士,状元是什么人?想你一定能预先知道。”

李淳风奏道:“圣天子洪福不浅,今年的鼎甲,都是忠直之士,会大大有益国家,但姓名不能泄露,恐怕上帝震怒。”

李淳风叫太监拿来一个小盒,把写好字的纸条放进盒内,外面贴上封条。

过了几天开榜时,状元是山西狄仁杰,榜眼是浙江骆宾王,探花是京北李日知。

太宗取出封好的盒打开看,上面写的人名和开榜的人一丝不差。

太宗不胜惊异,更加敬服李淳风的料事如神,又想起来李淳风曾说过的“唐三代后,武氏该掌天下”的话。

太宗考虑自己年老病重,为时不多,便要把武才人 的事了结了。

太宗召武才人说道:“外廷议论纷纷,说你姓名犯讳,你准备怎么办?”

武才人入寺为尼

武才人跪下哭道:“我跟皇上多年,不敢有一点闪失,望陛下念我的好处,让我入寺为尼,以修来世。”

太宗本不忍心杀她,现在见她肯削发为尼,不禁大喜,于是赐她到感业寺削发为尼。

武才人百般叩谢,随即收拾准备,原来这主意正是晋王出的。

武媚娘的父亲武士彟得知消息,忙派人先把媚娘接到家中相聚。

见了面,彼此痛哭一场,媚娘此时不好把晋王允诺的话儿说出来,哭过了,劝慰父母不必担心。

这时,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少年走进来,却喝得半醉,武士彟对他说道:“三思,快来拜见。”

原来这是武士彟夫妇过继的侄儿武三思,媚娘见他相貌娇好,又因年龄小,便拉过来搂在怀里。

武三思乖巧,等武士彟出去后,对媚娘道:“我有许多话要跟姑娘说,今晚陪姑娘说话吧。”

当晚,武三思等武士彟夫妇睡着后,悄悄走进了媚娘的房里。

过了几日,武士彟恐怕事情弄大,丢了家丑,催促媚娘动身。

媚娘带着随身丫环小喜出门,武三思送了一二里外,两人依依不舍。

到了感业寺,庵主长明出来,接了媚娘进去。

长明见媚娘千娇百媚,小喜也是百般风骚,不是守安静的样子,心里嘀咕:如此风流,怎能静心出家?

拜了佛,落了发

到佛堂,拜了佛,落了发,长明带二人到房中安顿好。

媚娘虽住在庵中,并不真的想清心寡欲,丫环小喜知道她的心思,没几天,就告诉她有个叫冯怀义的,是庵中怀清师父的表弟,常来走动。

那冯怀义长得风流俊俏,又会卖乖,不多几日就和媚娘、小喜混得十分热络。

贞观三十三年五月,太宗病危,宣召大臣褚遂良,长孙无忌等。

太宗叮嘱众臣尽力辅佐太子,又将国事一一交待,众臣恸哭不已。

这夜,太宗崩,太子即位,颁布天下明年为永徽元年,这就是唐高宗李治。

高宗一直记挂着武媚娘,过了些日子,高宗到感业寺进香。

到寺里时,冯怀义恰巧正在寺中和武媚娘等人戏耍,慌乱中,长明急急给怀义削了发。

武媚娘先出来,见了高宗,大哭不止。高宗念起旧日恩情,也不禁流泪。

高宗悄悄吩咐庵主长明,让武媚娘留起头发,然后送进宫。

高宗看见冯怀义,长明谎称说是自己的侄儿在土地堂里出家,来感业寺探望自己。高宗于是赐冯怀义到白马寺。

媚娘闷闷不乐

高宗回宫后,众人纷纷向武媚娘道喜,媚娘却闷闷不乐。因为怀义是为自己无奈之下才出家的,怕他难过。

冯怀义却说道:“为了夫人恩情,就是出家也值得,只求夫人进宫,在皇帝面前求情,赏我一个白马寺主,我就满意了。”

武媚娘听了,心中欢喜,解下外面罩衫,赠给冯怀义。

过了几日,高宗遣差官接媚娘与小喜进宫,封媚娘为昭仪。

武媚娘进宫不到二年,接连生下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更加得到高宗的宠幸。

昭仪心里想着要当上皇后,便时时寻找机会。

昭仪生的女儿,王皇后十分喜欢,常常抱着她玩。

一天,王皇后刚走,昭仪悄悄进来,掐死了自己的女儿。

等高宗来到,昭仪假装惊叫,让高宗看视已死的女儿。

然后昭仪一边哭一边询问左右宫人,说刚才谁来过,左右答皇后刚刚来过。

昭仪数说皇后的过错

高宗大怒道:“皇后敢杀我的女儿!”昭仪在旁边趁机数说皇后的过错。

王皇后百般辩解,高宗不信,心里就有了废皇后的念头。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本故事到此结束,文字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的,看客如果有啥想法,在评论区可以讨论起来哟!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