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兰溪市公安局用心守护文脉故事
发布时间:2025-03-31 09:40 浏览量:6
暮色中的兰溪古城,青灰城楼鎏金流转,飞檐翘角与流云共舞,石板路温润如玉,朱漆木楼似在低语往昔商埠繁华。这座始建于唐代的江南小城,东倚大云山,西枕兰江水,在云山街道天福山历史文化街区,12处浙江省市级文保单位静立时光长河,见证着兰溪商埠经济的千年脉动。
2015年,这片镌刻着历史印记的街区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为守护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浙江省兰溪市公安局云山派出所依托“文保警官”机制,以法理为盾,以科技为刃,织就一张守护历史文脉的“安全网”。
在章懋故居雕花窗棂的光影中,在胡应麟故居青砖黛瓦的斑驳肌理间,140处高清监控设备昼夜不息地守护着这段凝固的时光。云山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电子屏幕织就的“天罗地网”正实时切换着文保单位的每一处细节,云端数据构建起“天地空”立体化巡防体系,为文化遗产撑起无形的保护罩。
“我们每天采取‘三巡叠加’模式开展动态防护。”文保警官徐跃光指着监控屏幕介绍道。车巡轨迹覆盖主次干道,步巡警力进入巷陌深处,无人机鹰眼俯瞰全景,构建起‘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协同防护网络。在科技赋能下,44处文保点位的智能感知设备如同敏锐的神经末梢,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系统的“法眼”,真正实现风险隐患的动态清零。“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砖石土木,更是镌刻在这些建筑上的文化基因,让历史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徐跃光说。
当消防车开进药皇庙,当文旅专家走进告天台,一场场联合“体检”正在文保街区展开。云山派出所牵头建立“公安+消防+文旅+社区”四联机制,共同筑起文化遗产保护屏障,“我们这里主要是明代、清代的文物建筑,防火、防潮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文保警官化身“安全管家”,对每处文保场所量身制定“一件一策”检查清单,确保明代木结构的防火间距、清代砖雕的防潮措施精准达标。目前,36家次古建筑消防专项检查揪出线路老化、通道堵塞等“病灶”。
“连香炉摆放位置都纳入安全规范,因为历史建筑的存续容不得丝毫差池。”正在检查的文保警官以“绣花功夫”逐项跟踪整改。为提高景区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云山派出所常态化组织开展反恐防暴、火灾扑救实战演练,进一步促使景区工作人员从普通员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应急先锋”,为文化遗产保护增添坚实的人力防线。
“保护文物不是把历史锁进玻璃罩,而是要让它们活起来。”文保警官江文博在法治讲堂上娓娓道来。在章懋故居,云山派出所联合街道社区开设的“明代法治讲堂”,正成为游客触摸历史法治基因的生动课堂。为了让参与文物保护的志愿者更加专业化,文保警官手把手传授古建火灾扑救技巧,让每一双手都能成为守护历史的安全屏障。“现在连小学生都会指着警示牌给我们当‘监督员’呢!”在文保警官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双向互动让文物保护不再是单方面的努力,“保护文物人人有责”逐渐从标语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自觉。
如今,兰溪古城的历史文脉正在法治阳光下愈发璀璨。“我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连接古今的桥梁。要让每一块青砖、每一片黛瓦,都成为留给子孙后代的鲜活记忆。”云山派出所所长章慧越说道。未来,兰溪公安将持续深化“文保警官”机制,以法治之力守护文化遗产,让历史文脉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