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元的画挖款变成刘海粟作品,价值翻了13倍
发布时间:2025-03-30 01:12 浏览量:4
在“某拍卖行120周年庆典拍卖会”拍卖会上,款识为:纵横郁勃的刘海粟水墨画,以27.6万成交。
刘海粟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还是20世纪中国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和现代美术教育先驱,他学贯中西、艺通古今,对中国画、油画、书法、诗词和艺术理论都有精深造诣。
按说刘海粟作品,27.6万的成交价不算高,但如果您知道这是一副挖款的造假画,您觉得还值吗?
就在2019年,题识同样为“纵横郁勃”,由刘蟾作,刘海粟题的作品,出现在11月的秋季拍卖会上。并且仅以2.07万元成交。
可以对比一下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也就知道这幅画在这不足一年之内经历了什么,让它价值翻了13倍之多。
明显是被改款。改款书画造假手法的一种,原理一般是以小名家改大名家,方法是将新、旧书画上款、印去掉,去掉的方法有四种:即通过挖款、刮款、洗款、裁款的方法把款去掉,再在原处或他处添上需要的款识。
都知道刘蟾老师是刘海粟之女,是其子女中唯一承其业者。原画就有这位画坛泰斗的落款,只需经过挖款,就能打到瞒天过海的目的。明明刘海粟只是题了几个字的作品,直接变成刘海粟自己的作品。
书画界一直以造假为风流雅事,津津乐道米南宫、张大千造假故事,其谬误已久。且不说如今法律不允许,只说顾客花大价钱买的画,最后发现是假画,必定经济损失惨重,于心何忍?
造假就是造假,与社会上其他造假的性质是一样的。但,在巨额的利益下,造假者、画商、鉴定与市场人士、送拍者、拍卖公司,早已形成一个紧密的链条。
只是,在法律上有条规定,拍卖行可以不保真,让拍卖行有了“免死金牌”。虽然说,即使是最权威的专家,其对于艺术品真假的判定,也会产生质疑,但是这种不保真的前提是拍卖行不知情的情况下,然而许多造假者与一些拍卖行串通一气,在明明知道是伪造书画的情况下,依然公然拍卖,欺骗收藏者。
在巨大的金钱诱惑下,造假破坏的是整个市场的信心,光靠自律和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在市场监管上,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大监管力度,对贩假严重的公司和个人应采取吊销执照和市场禁入的处罚,去掉害群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