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击水攀山:一场心灵的远行与艺术的盛宴
发布时间:2025-03-29 14:41 浏览量:2
诗人陶永德的《沁园春•击水攀山》以其雄浑壮阔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交融。词中“老杖春光,白日西下,碧水东流”开篇即引人入胜,展现了时光流逝与生命永恒的哲思。张隽卿的赏析更是深入浅出,揭示了词作背后的豪情壮志与豁达人生。无论是“苍山连陌”的壮丽,还是“笑对沧桑”的乐观,都令人心潮澎湃。这篇词作不仅是对自然的礼赞,更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如果你热爱古典诗词,渴望在文字中寻找力量与共鸣,这篇《沁园春》绝对不容错过!
张隽卿鉴赏陶永德词《沁园春•击水攀山》
沁园春•击水攀山
作者:陶永德(黑龙江)
老杖春光,白日西下,碧水东流。望苍山连陌,时同云卷;红霞接地,物竞天收。放眼江山,凭怀今古,独在天涯谁是侯。何须问,看月升潮落,踏遍神洲。
遥思往岁沉浮。有无数豪情未肯休。恰青春正好,辽西倚马;韶华初度,塞北横舟。岁月如驰,梦心似旧,笑对沧桑好放喉。凌绝顶,览山川壮丽,意迈神游。
诗人陶永德
赏析:
《沁园春•击水攀山》是一首极具感染力与思想深度的词作,词人陶永德凭借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细腻的情感感知,以凝练且富有张力的笔触勾勒景致、抒发情志,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融合自然胜景、人生感悟与壮志豪情的感人画卷。
一、上阕:自然之景引人生哲思
开篇“老杖春光,白日西下,碧水东流”,短短三句便奠定了全词的基调。“老杖”暗示词人年事已高,却依然置身于春光之中,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留恋。“白日西下,碧水东流”,描绘了时光的无情流逝,白日缓缓西沉,碧水滔滔东去,自然的循环往复与生命的有限形成鲜明对比。与之《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雄浑壮阔的长江为背景,引出对历史英雄的追思,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更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契阔。此开篇,“老杖春光,白日西下,碧水东流”。同样如此,描绘出太阳西沉、江水东逝的画面,白昼与流水的动态变化,赋予了空间以广阔感,时间以流动感,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深沉的氛围,引发读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望苍山连陌,时同云卷;红霞接地,物竞天收”,词人将视角拓展,描绘出一幅宏大而壮丽的自然图景。连绵的苍山与广袤的田野相连,天空中云朵随心舒卷,天边红霞铺展至大地尽头,世间万物在这广阔天地间各展生机,相互竞争又和谐共生。这几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壮阔,更蕴含着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
“放眼江山,凭怀今古,独在天涯谁是侯”,词人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极目远眺江山,思绪穿越古今。在这广袤无垠的天地间,谁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这一疑问体现了词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探寻。
“何须问,看月升潮落,踏遍神洲”,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必纠结于功名利禄,不必追寻所谓的英雄之名,只需欣赏自然的月升潮落,尽情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这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展现了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二、下阕:往昔豪情续今朝壮志
“遥思往岁沉浮。有无数豪情未肯休”,下阕开篇,词人回忆往昔岁月,人生之路有起有伏,但心中的豪情壮志从未熄灭。这种豪情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即使历经沧桑,依然坚定不移。
“恰青春正好,辽西倚马;韶华初度,塞北横舟”,词人回忆起青春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在辽西的土地上,从旅跃马驰骋;在塞北的政堂商海中,击水扬帆,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词人年轻时的勇敢无畏与壮志雄心,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激情与活力,潇洒风流。
“岁月如驰,梦心似旧,笑对沧桑好放喉”,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词人的梦想和初心始终未变。面对人生的沧桑巨变,词人选择以微笑面对,放声高歌。这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词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以及对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态度。
“凌绝顶,览山川壮丽,意迈神游”结尾三句将全词的情感推向高潮。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作者仿佛站在人生的巅峰,俯瞰壮丽山川,精神在天地间自由驰骋,展现出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崇高的境界。
三、艺术特色
1. 用词精准,生动形象:作者在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情感时,用词极为精准。如“苍山连陌”的“连”字,准确地描绘出苍山与田野之间的紧密联系,展现出空间的广阔;“红霞接地”的“接”字,生动地呈现出红霞与大地融为一体的壮观景象。这些动词的运用,使画面更加鲜活生动,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
2. 气势恢宏,大气豪放:整首词语言风格大气豪放,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大量使用短句和对仗手法,如“望苍山连陌,时同云卷;红霞接地,物竞天收”,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享受。这种大气磅礴的语言风格,与作者所要表达的豪迈情感相得益彰,使词作充满了阳刚之气。
3. 富有诗意,意境深远:作者善于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营造深远的意境。“老杖春光”“月升潮落”等词语,简洁而富有韵味,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这些诗意的表达不仅使词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哲理与意义。
4.风格拟古,别有风骚:此词的大气豪放风格与苏轼的词风有相似之处。苏轼的词作常常突破传统词的局限,以广阔的视野、豪放的笔调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百态。在情感表达上,苏轼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又有对自身命运的豁达超脱,与本词作者在面对时光流逝、人生起伏时所展现出的乐观豁达态度颇为相似。此外,苏轼词在语言运用上也注重气势和韵律,善于运用生动的形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营造意境。本作词人在情境构建方面,词中江山胜景与个人情怀相互贯通,自然之宏大与人生之思索紧密交织,绝非简单的触景生情,而是在深层次上实现了物我相融。这种融合并非一蹴而就,正是作者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敏锐的感知力,精心雕琢而成。
综上所述,《沁园春•击水攀山》是一首艺术价值颇高的词作。它通过独特的意境营造、丰富的情感表达、精湛的语言运用和巧妙的结构布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在词风上与古人经典之作遥相呼应,彰显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与发展。
总体来说,《沁园春•击水攀山》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词作。词人陶永德以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完毕。(张隽卿202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