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84岁、柳公权87岁,为何大多数书法家都很长寿?有何秘诀?
发布时间:2025-03-28 17:14 浏览量:6
汉字是中华文明文化传承的基础,汉字楷隶篆行草等书写形式的形体称为书法,历来颇受国人的重视。书法亦曾被称四大国粹(琴棋书画)之一。特别是在书法很重视的晋唐宋明千余年间,涌现出了很多知名的书法大家与宗师。
史上长寿的书法家
发现没有?有一奇怪的现象是,古今的书法大家,他们的寿命大多都比较长。在封建社会各项生活条件不算太好的情况下,他们中很多人都活到了60-90岁的高龄。比较遗憾的是王羲之(303—361年)、王献之(344-386年)父子都没活过60岁。一个58岁,一个44岁。
本文就盘点下这些人到底都有谁?
在隋唐间欧阳询的书法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到了唐初,年近古稀的他仍在“宏文馆”教授书法。宋代以来《兰亭序》刻本众多,论者多以欧摹定武本为正宗。即使是到了当代学欧体书法也也不计其数。比如卢中南、田英章等人。
《兰亭序》欧阳询摹本拓版
虞世南一生历仕陈隋唐三朝。初唐时他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书家,而虞世南又是四人中最优者。他写的《孔子庙堂碑》李世民很是赞赏。他常与李世民讨论书法。在虞世南过世后,李世民哀叹:“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不过虞世南在死前把禇遂良推荐给了李世民。
日本三井纪念美术馆藏《孔子庙堂碑》
东坡先生曾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颜真卿是唐代书法水平的代表。颜筋柳骨便是唐代楷法精髓的总结。他写的《祭侄文稿》为传世三大行书法帖第二。至今许多人练习行书常以此为范本。
收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祭侄文稿》
与颜真卿同列唐楷的高峰。他们都被列为古今楷书四大家。他的柳体楷书,仍然是习字重要入门范本,深受书法爱好者喜爱。
柳公权《玄秘塔碑》
文彥博,字宽夫,山西介休人。文彦博历事仁、英、神、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五十余年。封潞国公,谥忠烈。他虽不以书法著称 ,但他的书法笔法清劲,笔势飞动。也不失为上品。他的书法深受颜真卿的影响。
文彦博尺牍《内翰帖》
世人只知他是诗人,然而他的书法也很精彩!陆游著有书论有《论学二王书》。他草书出自张旭,行书源于杨凝式。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
陆游《致仲躬侍郎尺牍》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浙江吴兴)人。他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元史》中言,“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他诗文、书画、音乐,善鉴定古器物都很精通。像他这样的人,元代至今除了董其昌,再也找不出了。
68岁,在现今不算高寿,但在700多年前,必定算是。赵孟頫的书法千年间少见的集大成者,后世的董其昌勉强与之齐名。
赵孟頫《妙严寺记》纸本楷书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文徵明,他诗书画全能。文氏早年因为字写得差而不让其参加乡试,此后他格外奋进,终于成为诗、文、书画方面的全才。虽然一生用了很多时间去考举人,但直到53岁,头发都白了,仍然未中。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又和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文徵明小楷《琴赋》
他书法五体皆精, 他的行书、楷书写得非常好,名重海内外。“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据说: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写墓志铭,没有写完,放下笔一坐下便去世了。真是奇人。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或香光居士,松江华亭( 今上海松江县)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世称“董香光”、“董文敏”、“董华亭”,在明末以书画名重海内。他是继元代赵孟頫之后书法成就又一位集大成的宗师。
董其昌《小楷五经一论册》
字青主、侨山、公它等,名号甚多,入清后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观化翁,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市郊)人。梁羽生所作的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傅青主被描写为一位武功高手、医林圣手。傅青主的书法传统功基深厚,五体皆能,善行书草书。他以篆隶笔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青原、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李保田曾主演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就是以他为主角的。他素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书法韵味特殊,备受清代文人所喜爱。刘墉的书法,初看软如棉花,细看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境界可用:“静淡清”三字概括,这是他的过人之处。
梁诗正之子。梁同书擅写楷、行,相传晚年80多岁还能写蝇头小楷,真是奇人。在清代书坛,他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
梁同书《孙安人诔》
乾隆三十五年(1770)探花,时称“淡墨探花”、“淡墨翰林”,与喜用浓墨的刘墉成强烈的对照,在清代书坛书法与刘墉齐名。
近代的书画家有两位也很长寿。
吴昌硕(1844-1927年,83岁)
齐白石(1864-1957年,93岁)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的书法家,都能得享高寿。我想原因无外乎有三点。
一、心平气和,保持平静。因为书法创作时必须凝神、专注。这也是道家保命养,生的关键。
二、书法本身就是艺术,艺术创作过程本就需要经常鉴赏与创新。不断地重复创作,以及不停地汲取历代书法家经验过程中,有很大的精神愉悦。这与吃饭喝水等生理的满足同样重要。
三、书写时,必须做到眼、手、心三者同步。这样便使身体各项机能都同时得到了锻炼。
而且练习书法的人,大多比较有耐心、做事也很细心,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 上一篇:三月盆地飞黄沙
- 下一篇:张怀民携东坡夜游锦城,探秘夜色中的“宝藏”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