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消费力观察②|春日夜游,激活成都消费新“夜”态!

发布时间:2025-03-28 09:36  浏览量:2

3月,蓉城一片春的气息。随着夜幕降临,夜游锦江项目所属的东门码头沿岸灯火渐次苏醒。

热闹沸腾的码头上,古风文化创意市集中非遗体验、汉服表演、真人NPC互动等特色消费场景,为男女老少提供了适宜的游玩方式。江畔盖碗茶铺里,大家品茶攀谈,享受着锦江在夜色下光影交错的夜景。

在码头的乘船处,成群结队的本地市民和游客正兴致勃勃登上特色游船。船头前,一名身着古装的人员敲响铜锣,大喝一声“开船啦”后,游船离岸起航,向着既定航线安顺廊桥的方向缓缓驶去……

船上,穿越而来的解说员李白(NPC)正不时引导游客看向锦江两岸的桥梁、建筑,热情地向游客介绍着成都的过去与现在……

东门码头,是夜游锦江打造的10个码头中的一个。而夜游锦江,凭借独特的水岸场景打造、沉浸式夜游体验和丰富的主题活动,让其成为成都夜间消费热门新场景、新地标。

华灯初上,春日的锦江不仅让人看到生态好水变成了经济活水,也成为市民家门口的“诗和远方”。春日里的这条成都人的母亲河,正让游客在“越夜越美丽”的氛围中感受文旅“新夜态”。

文化场景串联

夜游感受成都故事

在东门码头,李珍经营着一家名叫自得茶馆。从春节到现在,茶铺的生意一直不错。眼下正值春季出游的好时节,许多外地游客为体验夜游锦江,晚上都会来到东门码头。而在乘船之前,部分游客还会在她的茶铺停留,体验成都的传统坝坝茶文化。

李珍告诉记者,从春节过后,来码头夜游的人越来越多,茶铺的营业时间也随之调整:从之前的晚上10点,伴随着天气转暖,春夏期间也将逐步延迟到12点左右。

“晚上的高峰期一般从七点半开始。现在的外地游客都喜欢来锦江边吹吹江风,然后坐下来尝茶点、喝春茶。”据李珍描述,从3月1日到现在,码头这边的人流差不多达到了20万人次。

夜色之下,码头上灯光璀璨,美食飘香。炫彩夺目的光影秀和沉浸式的水岸演绎,又让东门码头既华丽又别致,许多游客都表示,码头很容易带给游客穿越古今的梦幻体验。

据夜游锦江工作人员敬斯杰介绍,在场景业态的营造上,从东门码头的小广场一直到登船点,沿途都特意装扮了很多打卡的氛围,并且还聚集了很多文创商家、原创手作商家,或者是非遗达人,他们在东门市集中售卖特色产品。除此之外,“李白”“杜甫”“薛涛”等带来的水岸沉浸式演绎精彩纷呈,也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特别是在水岸上打造的江畔盖碗茶这样的消费场景,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敬斯杰表示:“成都的盖碗茶是成都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锦江沿岸的多个码头,江畔盖碗茶都作为一个特色的消费场景嵌入到码头里。”

据悉,按照“一码头一场景”“一码头一主题”进行差异化场景构建及业态引入,夜游锦江已开通20公里水上游线,从北起的活水公园,到南至江滩公园,独具特色的滨水休憩消费主题空间、主题市集、游船产品,让许多码头为本地市民与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夜间消费场景,夜经济也不断地“热”起来。

随着春季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的到来,敬斯杰告诉记者,夜游锦江开启品酒寻味游锦江文旅促消费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将游船赏景、品酒寻味、文化体验等多重元素交织,构建起独特的消费场景,让锦江之美与城市繁华交相辉映,进一步激发市民消费热情。

NPC船上岸上互动

场景体验丰富游客

春日的夜色下,从长沙来成都旅游的王勤女士从东门码头开始了夜游锦江之旅。

此次夜游,他们一家三口选择的游览路线,正是夜游锦江的热门航线之一:即从东门码头(上船)-安顺廊桥-东门码头(下船),沿途途经东门码头、庆龄码头、音乐广场码头、安顺廊桥。

“成都的夜景太美了,特别是在船上一边听着李白(NPC)娓娓道来成都的历史,一边欣赏着江两岸的风景,置身成都的繁华盛景,又仿佛穿越千年时空,这种感觉很梦幻。”第一次体验夜游锦江,她说让她对成都有了新的认识。

游船在江面上慢慢行驶,两岸的亭台楼阁也在绚烂的灯光中若隐若现。当行驶至音乐广场码头时,岸边的青年歌手动人的歌声久久萦绕在船的上空,看着被灯光晕染成五彩缤纷的江面,她激动地和记者说:“灯光、音乐、美景,这真是一个美妙的夜晚。”

这种美妙的感受,船上从扬州来的王女士和许先生表示深有同感。“有诗仙陪伴着我们,这趟行程很开心。我上次来成都,已经是20多年前了。”许先生说。

坐在他身旁的王女士2年前曾到过成都,此次乘船夜游,王女士谈起了印象深刻的场景:“刚刚行驶过一座桥时,一艘古风装扮的小船靠近我们,船被鲜花装扮得很美,和春天的氛围很应景。船上的女孩子穿着古装为我们演奏,实在是美妙。岸边有2位女生随歌起舞,也让我印象深刻。”

据了解,目前夜游锦江沿线围绕10个码头3船闸推出了日游+夜游常态化游线。同时,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还推出“游船+火锅”“游船+茶文化”“游船+研学”“游船+科技”“游船+旅拍”“游船+美食”等一系列主题游船产品,不断以水岸联动的形式创新沉浸式消费体验,推进锦江生态价值多元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夜游锦江自开展以来,3次入选国家级示范案例。

当游船返回码头后,记者与李白的扮演者刘川磊一同踏上岸,因为身着一袭飘逸的白衣,头戴高冠,刘川磊仿佛真的是那位从盛唐走来的诗仙李白。

当游客突然见到李白出现,岸上的游客都沸腾了,叫喊着:“李白,李白来了!”

见此热烈的氛围,刘川磊随即又化身李白,走向人群,最终停留在一位七岁小朋友面前。

“小朋友,我们来对诗如何?”刘川磊的声音温和而充满磁性。

小朋友则毫不犹豫地点头,大声回应道:“好呀!”

刹那间,周围喧嚣的人群安静了下来,只有远处商家的叫卖声在空气中轻轻回荡。游客们都将目光聚焦在这一老一少身上,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好奇,每个人都在观赏着这场古今穿越的互动。

“窗前明月光”李白问。“疑是地上霜”小孩答。

两人一来一回,而游客们也都小声附和着,一同体会着这场古今穿越的“表演”。待到对诗结束,刹那间,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热烈的氛围之下,刘川磊顺势又带领在场的游客们集体背诵李白的其他诗句。

古老的码头上,潺潺水声与人们的诵读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这座千年古城在这一刻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古韵与现代交融,诗意与热情碰撞,共同编织出一个令人难忘的美妙夜晚。

相关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夜游锦江共吸引游客46.63万人次,同比增长20.12%;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39万人次,同比增长256%。而截至3月15日,夜游锦江共吸引游客90万人次,产生消费18万人次。

水声潺潺,游船徐行。锦江上,游船穿梭如织,绘就出了一幅流动的都市画卷。而在夜游锦江各个码头处,集市摊位林立、特色商家云集,街头艺人弹唱悠扬,为春日夜晚更添几分温馨与热闹,也成为展现成都春日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

如今,夜游锦江已成为外地游客来蓉必打卡的文旅项目之一。于成都而言,这条流经城区、环抱成都、穿流闹市的母亲河锦江承载着千年文脉,也在见证繁华变迁。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