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褐怀玉,寻道人间

发布时间:2025-03-27 05:37  浏览量:5

被褐怀玉,寻道人间

张新贵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道德经》宛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了无数人探寻智慧与真理的道路。其中第七十二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寥寥数语,却蕴含着无尽的哲思,宛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老子说,他的话极易理解,也极易践行。然而,纵观古今,真正能领悟其精髓并付诸行动的人,却如凤毛麟角。这不禁让人深思,为何明明简单的道理,却难以被世人所接受和践行?究其根源,是因为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迷失了自我,被功名利禄的欲望蒙蔽了双眼,心灵被世俗的喧嚣填满,无法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声音,领悟那质朴而深刻的智慧。

“言有宗,事有君。”世间万物皆有其根源与规律,言论和行为也不例外。每一句真诚的话语,都应当有其深刻的宗旨;每一项行动,都应当有其明确的方向。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常常舍本逐末,追逐着表面的繁华,却忽略了事物的本质。他们在功名利禄的道路上狂奔,却忘记了自己为何出发,又将走向何方。在这种盲目与浮躁中,自然难以理解老子所传达的深刻道理。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懂得老子思想的人少之又少,能够遵循其道而行的人更是难能可贵。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大多数人随波逐流,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而那些能够保持清醒,坚守内心的信念,追求真理的人,显得格格不入,却也无比珍贵。他们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自己的道路,也为他人指引了方向。

“圣人被褐而怀玉”,真正的智者,往往外表质朴无华,内心却蕴藏着无尽的智慧与光芒。他们不会刻意炫耀自己的才华,而是默默地用行动诠释着真理。就像历史上的许多隐者,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在山林间、在田野中,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然而,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却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天空。

在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从老子的思想中汲取智慧,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醒。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不忘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聆听内心的声音。我们应当学会做一个“被褐怀玉”的人,用质朴的外表包裹内心的智慧,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间的一切。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不仅仅是一段文字,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人生的态度。它教会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领悟生命的真谛。让我们怀揣着这份智慧,踏上人生的旅程,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光芒。

“以下是第七十二章的原文、注释和翻译: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注释

1. 言有宗:言论有一定的主旨。宗,主旨。

2. 事有君:办事有一定的根据。君,指有所本。

3. 无知:指别人不理解。一说指自己无知。

4. 则:法则。此处用作动词,意为效法。

5. 被褐:被,穿着;褐,粗布衣服。

6. 怀玉:玉,美玉,此处引申为知识和才能。“怀玉”意为怀揣着知识和才能。

翻译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