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换领土,5000文明与100年霸权,谁才是天地宠儿?
发布时间:2025-03-26 16:56 浏览量:9
假如有一天地球online的设计师,弄错了设计稿,把中国和美国的领土互换。中国带着5000年文明君临北美大陆,美国带着100年霸权降临东亚大陆,哪个国家能够发展的更好?
美国总说自己是山巅之国,上帝选民,若是中美领土互换,谁才是真正的天地宠儿呢?
我是青衫弹史,用中国视角看世界问题。全文共3000字,请耐心阅读,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哦~谢谢!
声明:
本文独家原创,内容引用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章结尾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禁止转载盗版,谢谢~
当东方巨龙从960万平方公里的四合院中醒来,收到一条系统提示。
亲,您已成功置换北美大陆,原住民已清退完毕,附带阿拉斯加冰原一块,佛罗里达阳光沙滩一套,密西西比河灌溉系统终身保修哦!”
当巨龙瞬间传送,降临北美大陆之时,看到的是,分隔两地将近93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东西两端直面太平洋和大西洋,绵长的海岸线提供众多优良的港口,便于发展海洋贸易。
近海几乎没有一座大一点的岛屿,也就意味着远道而来的敌人无法对这片大陆上的国家实施蛙跳战术,只能劳师远征,而生活在这片大陆上的国家本土作战,以逸待劳,天然占据不败的有利地位。唯一能够威胁到本土,只有从南北两端的加拿大和中美洲攻入,可惜的是,南北无一合之敌。
一句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国,道尽此地的地缘优势。
再看看内部,153万平方公里的大平原,耕地面积占据国土面积将近20%,当年秦始皇要是有着这样的耕地面积,都能爆兵攻占整个美洲大陆了。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是落基山脉,两者之间则是宽广的大平原。如此平坦的地形条件,让秦始皇看了,直呼要多修几条驰道,贯通全国东西南北。
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构成的庞大水系纵贯其间,这给隋炀帝杨广看了直呼浪费,非得整上个大运河,将各条水系连通,实现全国水上物流的全连接。
大陆的太平洋沿岸地带常年面临干旱的威胁,植树造林、东水西调大工程走起,高低要来个西部大开发!
巨龙回首,再看一眼遥远的东方,在那里占据全球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众多的山地丘陵将平原碎片化,庞大的生存压力逼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拼命向着土地内卷,精耕细作模式下开创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盛世。
再看看周边国家,一圈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一堆,简直是在火药库边上安家。
现在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石油天然气铁矿,中国还需要大规模进口,看看人家北美大陆,石油出口创收,农产品出口创收,多好的条件!
如此优越的条件,谁看了不眼红?可巨龙却是吵着要回家!回到大洋彼岸,那个地震洪水干旱台风动不动就来一次的多灾多难的家,那个冬天冷得要死,夏天热得要死的家,那个……,有太多吐槽点的家。
但是巨龙说,上下5000年,我住的太久了,感情深,不想也不愿离开,恋家!
东临太平洋,西包青藏高原,北抵蒙古高原,南近赤道。东西相距5200公里,南北相隔5500公里,其内部高山高原,平原丘陵,沙漠戈壁,热带雨林,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地形地貌种类。
中美两国国土面积相差不大,如果纯粹比较各项数据,第一眼可能觉得中国地缘环境比之美国差太多。
可若细细考究,就会发现中国这地缘环境,简直是战略家的顶级配置。青藏高原作屏障,境内河流源头尽皆掌握在手。西北方向的戈壁荒漠,阻挡住西方的侵袭。东边的太平洋,也是一道天然屏障。长江黄河横贯东西,山地丘陵的地形,完美复刻表里山河的战略格局,自北而南,自东向西,层层设防,又不像俄罗斯的大后方那般荒芜,江汉平原、成都平原、关中平原等粮仓依次点缀后方大本营。三级阶梯分布的地形特征,不仅仅是和平时期的三峡水利工程,也是战时的天然防御线。
文明因孤立而安全,因交融而强大,这本是一个悖论,可是在中华文明身上却能完美的实现。能够抵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地理优势,才能让一个文明安稳的发展,避免遭遇持续性外来冲击而崩溃,中华文明在诞生之初就已经拥有巨大优势。
东边的太平洋,南面的原始森林,高耸的青藏高原,直接为中华文明去掉几个方面的威胁,唯一留下的漏洞来源于北方和西北。在北方有着燕山山脉、太行山脉的天然阻挡,咱们的老祖宗还嫌不够安全,又修建了万里长城,将整个北方防护起来。中原王朝衰落之时,退回长城以内休养生息,中原王朝强大之际,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将一个个草原民族消灭,守护中华文明的延续。
西北方向上,大军想要进入中国唯一的方式便是瓦罕走廊,北边是天山山脉,南边是昆仑山脉,通过后将要直面塔克拉玛干沙漠,历经千难万险之后,进入河西走廊。狭长的河西走廊,自汉武帝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后,始终掌握在中原王朝手中,前后相互呼应,守护中华文明的腹心。
张骞凿通河西走廊,打开了中华文明向外连接的通道,可是这个通道对于军队无疑是一道道天堑,难以逾越。对于中华文明来说,沿着河西走廊中华文明将触角延伸到世界岛的中心地带,又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优势,为中华文明提供绝对的安全保障。孤立却又交融,安全且强大!
接着说说青藏高原,拿下青藏高原,中华文明补全了最后一块安全屏障。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有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长江,有流向东南亚的怒江、澜沧江,有流向南亚的雅鲁藏布江,其源头全部掌握在中华文明手中,避免了敌人掐住水源的脖子,阻断文明的发展。
3000年前的《诗经》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500年前的《论语》:“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的中国人仍在读着古人的作品,学习着古人的思想,跨越千年的时光,凭借文字双方可以毫无障碍的沟通交流。
今天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民,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脉,传承着华夏文明的内核,上下5000年,放眼全球,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曾经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等文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唯有一些断壁残垣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为何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四方的天然屏障给了文明成长发育的安全保障,长江黄河两大母亲河,先后发力,延续着文明的生命力。
文明发端于平原地带,有了平原才能提供充足的粮食,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才能聚集人口,如此才能产生文明。可光有平原又不能,容易被外敌所侵,一马平川的地形难以防守四面而来的敌人。一个开伯尔山口挡不住连续不断的雅利安人、波斯人、大月氏人、蒙古人。五海三洲交汇之地的两河流域被苏美尔人、阿卡德人、赫梯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轮番蹂躏,古巴比伦第一个从文明古国序列中除名。平坦的波德平原只用几个月时间,骑兵部队便能从莫斯科打到西欧腹心,缺乏战略安全感的俄罗斯于是四处扩张,引发更大的地缘冲突,陷入死循环中出不去。
中国先民与天抗争,与地抗争,精耕细作,卷出更高亩产,向王朝抗争,修筑大型水利设施,改造地缘环境的当时,也不断优化这生存环境。如此环境下造就了独特的文明韧性,春秋戎狄入侵,诸侯国成片亡国,狄人在中原腹地建立中山国,打不倒华夏文明,反而将中山国融合吸纳。五胡乱华,北方汉族人口锐减,打不倒中华文明,凤凰涅磐后是摧残的隋唐!
任何一个文明,不可能永远昌盛,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能够走出低谷,再创辉煌的文明,放眼古今中外,少之又少,而中华文明恰好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即使在低点也可以触底反弹,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咱们中华文明自带的文明韧性!
终章世界岛理论,将亚欧大陆分为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咱们中国恰好处于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的结合区域。当中华文明弱小之时,退守边缘地带,安心求发展。当中华文明强大之时,以新疆为跳板,便可进军中亚,辐射中东,影响欧洲。
心脏地带,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大多以干旱沙漠地形为主。数千年历史,这片地区从未有文明完全打通,稀薄的资源难以供应大军远征,近代之前,唯一达成此项成就的是,蒙古铁骑,靠着这片地形上唯一的优势,草!成功打通亚欧大陆,建立第一个的全球性霸主帝国。
近代以来,铁路出现,打破了地形环境的限制。任何有志于世界霸权的国家,都致力于打通世界岛中心,英国入侵阿富汗、德国修建2B铁路,其背后的目的都在于世界岛中心的争夺,剑指世界霸权。
所以问题来了,在哪里更易于掌控世界岛?一定不是远离世界岛的美洲!
孤悬海外的美国,想要控制世界岛中心,只能花费巨资建立遍布全球的海外军事基地,只能不断投入培养代理人势力,只能亲自下场清除不安定因素,远距离的战略投入,其花费的成本是高昂的。
假设有一天美国实力衰落,固然可以退守北美大陆,失去了对亚欧大陆的掌控,也就失去了全球霸权,再想要争夺,除非再有几场世界大战,将亚欧大陆打成废墟。
只有立身于亚欧大陆边缘地带的中国,能够实现触底反弹,能够在强盛时,立足本土,通过较低代价将影响力延伸到世界岛中心,而且不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因为中华文明已经在这片地界存在数千年之久,早已熟悉这片地界的生存规则,周边势力也早已接纳中国的存在。
所以如果中美互换领土,乍一看,似乎美国的地缘环境更好,毕竟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国!绝对是普通国家梦寐以求的天选之地。
可若是作为有志于登顶民族之林巅峰的国家来说,最好的地理位置必然是在世界岛!必然是中国!
文明的竞争,不是一时的得失,而是长久的赛跑,5000年来世界舞台的牌桌上,上桌的人轮番交替,唯有咱们中国始终稳稳占据一方!
5000年前,我们和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
4000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着青铜器。
3000年前,我们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
2000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四处征战。
1000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
如今,我们和美利坚人一较长短。
时间早已证明,拥有5000年文明的华夏大地才是真正的天地宠儿,100年霸权太短,辉煌了4000多年,我骄傲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