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 纸上生花——感受非遗魅力
发布时间:2025-03-26 16:42 浏览量:8
匠心传承
纸上生花
感受非遗魅力
凝千年文脉 铸时代华章
承载着两千余年文明薪火的中国剪纸艺术,以其纤毫毕现的镂空美学,不仅浓缩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谱系,更在与书法、戏曲、民俗等多元艺术形态的交相辉映中,搭建起贯通古今的文明桥梁。这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东方绝艺,既是解读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哲学观与道德信仰体系的视觉密码,更是民间智慧与集体记忆的活态传承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剪纸艺术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刀锋流转间凝结的祥瑞意象与伦理教化,恰是这一论断的生动诠释,在当代语境下,这项古老技艺正以非遗创新工坊、数字文创等多元形态焕发新生。
以剪为舟 载美启智
【“艺剪工作坊”应运而生】
“剪纸为明月,点墨做繁星,三千大世界,尽在手中生。”天山第二小学于2013年秋创设“艺剪工作坊”,以剪纸艺术为载体融贯五育,构筑传统文化传承新范式。学子执剪为笔,在非遗匠人引领下解码阴阳镂刻的千年智慧,将节气纹样与当代创意熔铸于方寸红纸。这项指尖上的美学修行,既锻造了学生们的审美创造力,更涵养文化根脉认同,使非遗基因在校园焕发时代生机。
教师简介
非遗体验 青春叙事
在高丽红老师悉心指导下,少年们手持红纸与剪刀,开启了与千年非遗“对话”的奇妙旅程。灵动的指尖在红纸面翩跹起舞,每一次精准折叠都沉淀着匠心,每道流畅曲线都流淌着专注。从团花的对称之美到镂空的虚实韵律,同学们迅速掌握了老师教授的基本技巧,还能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飞鸟鳞片化作星辰轨迹,窗花纹样邂逅动漫精灵,传统技法在年轻手掌中焕发新生!
非遗美育 破茧成蝶
通过剪纸社团活动,学生们不仅觅得了展示自我、挥洒个性的广阔舞台,更在校内外各类艺术展演中大放异彩,屡获殊荣。三尺红纸,在他们的巧手下幻化为传递文化韵味的使者,展现着非遗之美。这一张张剪纸作品,不仅是对他们技艺日益精进的认可,更是我校学子文化自信破土而出的有力证明。
“艺剪工作坊”,不仅是传承非遗技艺的殿堂,更是学子们挥洒创意、磨砺专注的沃土。在这里,每位参与者都能探寻到独属自己的艺术密码,于实践中悄然蜕变,技艺渐长。未来,学校将持续扶持此类社团茁壮成长,为学生们搭建起触碰传统文化的桥梁,让他们在欢愉中汲取智慧,在传承中绽放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