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纯粹笔墨行走天涯——林海钟迄今最大个展在京举办 展期至4月8日

发布时间:2025-03-26 16:38  浏览量:4

3月25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林海钟迄今最大个展“慧定生机——林海钟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人美艺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人美美术馆、浙江山水画研究会承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协办。丘挺学术主持,钱晓鸣策展。展览将持续至4月8日。

田黎明开幕式致辞并宣布画展开幕

林海钟开幕式致答谢辞

嘉宾合影(左起):吴洪亮、何家英、张立辰夫妇、林海钟、田黎明、钱晓鸣

展览座谈会(左起):丘挺、田黎明、林海钟、高世屹、范杨、乔宜男

林海钟教授从艺四十年来坚持深入研究中国画艺术的精髓,精研历代先贤笔法精粹,努力做到对古贤技法高妙的神形兼达,力求涵养古今精神的通达,以笔精墨妙的品质直面当代生生不息的火热生活。本次展览中,从宋人笔意,到王蒙、倪云林、黄大痴、文征明、唐寅、石涛、沈周、溥儒等历代大家,林海钟一一严谨地以先贤笔法临写,这些作品并非空穴炫技,都是为教学的现场写照。

林海钟、田黎明、丘挺等观展

林海钟陪同人美出版社总编辑高世屹观展

丘挺陪同中国美协名誉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观展

何家英观展

本次展览共分为五个板块:大块文章、西湖天下、拟古写生、人生仪态、花鸟感时,聚焦多年来林海钟深入探讨的学术命题。“大块文章”中国画画大画历来是话题,现代社会画“大”不是问题,但“大”的品质和蕴涵却是大问题。林海钟的大画气象万千,浩荡充沛,胸中丘壑,杂然赋流形。灵隐寺数米高的济公殿壁画,几无小稿,奋笔而行。巨幅重大题材《鉴真东渡》《少林寺》亦如此。无论是古意春秋,还是重大题材主题创作,林海钟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场景,在追求笔精墨妙中勃发生机。

作品欣赏

湖上春雨春消息 纸本水墨 林海钟 148.6*75.9cm*4 2014年

都市寻梦记 纸本水墨 林海钟 600*220cm 2018年

“西湖天下”,杭州在南宋时期是中国艺术的高峰之一,也是林海钟出生成长的地方,西湖是杭人看自己看世界的“天下”。西湖是上古海湾所成,在西子湖畔凭“海”临风,发思古之幽情。南宋创造了最灿烂文明,湖畔则更多名士风流。从抱朴子,到白居易、苏东坡,历代人文山水涵养家国天下之气。西湖的平常隽永,无奇之奇,面对刘、李、马、夏之高标,林海钟面临的是“血战古人”,他已经自觉地把画西湖作为自己创作探索的常备课题。

红军 纸本设色 林海钟 200*240cm 2021年

吴山大观 纸本水墨 林海钟 308*147cm 2014年

“拟古写生”,看似两个不同专题,却是一个问题。拟古而多能,这里展出了海钟从董其昌、黄大痴等古代十数位经典艺术家的经典笔法临写,显示出林海钟深厚的学养和高超的笔墨功力,同时展出一大批海钟高古笔墨写生课徒稿。体现了林海钟作为中国美术学院标杆性教授的价值取向,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国美前院长高世名主张“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让学生们知道中国画艺术来有所自,去有所往。设立这个板块实际也是解密古意海钟的底。同时,回应本展览特邀学术主持人丘挺在中央美术学院极为成功的学术策展“传移模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临摹教学作品展”。

古木龙吟-出月图 纸本水墨 林海钟 78*217cm 2014年

古木龙吟-万里清秋 纸本水墨 林海钟 78*217cm 2014年

拟黄公望富春大岭图 纸本水墨 林海钟 37*74cm 2015年

拟倪云林容膝斋图意 纸本水墨 林海钟 34.5*45cm 2018年

“人生仪态”、“花鸟感时”,是林海钟的人物画和花鸟画创作。术业有专攻自古就有,当代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画分科,却是在一定外在压力下的“策略性应对”,并非出自艺术创作规律的内在要求,当然经过70年的分科教学和创作探索,分科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认识。林海钟基于中国画传统画理,在创作中并不拘泥于“分科”。林海钟的人物画创作高古简约,体态流畅。

具区畅游图 纸本水墨 林海钟 45*45cm 2018年

庐山白莲社 纸本水墨 林海钟 60*21cm 2015年

爱晚亭 纸本设色 林海钟 35*37cm 2024年

石屋洞写生 纸本水墨 林海钟 59*53cm 2018年

石屋洞摛云亭写生 纸本水墨 林海钟 65*53cm 2018年

花鸟画是林海钟的长项,林海钟的树法恣意汪洋,蓬勃激越。他“莳花弄草”,十分注重花草的表情达意,赋予花草自由生命的畅达。熔人、山、花于一炉,于林海钟是创作精神表达的流畅,于教学是为学生增胆略。

林海钟少年成名,颇得社会各界好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认为:海钟…的用笔在爽朗中又见出一种萧散。那笔常常有点心不在焉;那形仿佛要随时被抽解,又仿佛正在悄然地聚合。而正是常在无心处,显露出某些意存笔外的洒脱与飘逸。闲是很难的,既要有闲钱、闲暇,又要有闲心、闲情。这“闲”字的繁体就是门中之月。独坐家中,静想明月天涯,这闲心十足逍遥。正是这份逍遥将景物化入纯然的观看之中,洞见万物如洞见己心,心物相忘相融,不觉地勾出一种凭吊千古的幽幽古意来。中国的智慧在于总能以“无用”、“坐忘”等方式,避开那些僵死的框架,而逍遥于不受制于任何现成规定的“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的原发境域之中。海钟…所记所刻不唯所见,还有所见者此时此刻体验中的动人境界。海钟以这样的方式吊古,将手中生意与悠远古意悄然地牵在一起,将此刻视域与原发视域牵在一起,生出真正的绘画的快意来。

高峰入山图 纸本水墨 林海钟 41*32.5cm 2021年

洗桐图 纸本设色 林海钟 33*33cm 2024年

海钟行走天涯,正给我带来心中天涯的快意。我们真正的所见是中国式写生的生机生意。

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本次展览学术主持人丘挺说:海钟落笔总有一种超然的惬意,他画得酣畅、画得不纠结,点画离披而颇有“意往而笔随之”的状态。在层层的笔墨生发中把山水的意韵,烟云、空气中的澄澈状态轻松地交代出来。

侠客行 纸本设色 林海钟 33*46cm 2020年

红衣钟馗 (终南进士)纸本设色 林海钟 33*47cm 2018年

他的画面中呈现的恣肆与任性并非妄意而为之,而是深深根植于多年的笔墨修为与造化体认。海钟多游历天下山水,濯清水,追凉风,望秋云,观沧海,以山水之眼来体认与表达这个世界。举凡令他感怀的名胜古迹,都以纯粹的笔墨来丈量与表现。在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中把水墨的温润秀丽,苍茫清雅有机地统一在画面中。

山水讲的是人与自然相望相化,人可以赋予山川自然以人格化,山川亦可赋予人以赋予吐属清新的亲切。内美静中参,静生定,定生慧,定慧生机,山水澄明。由此来观山水、观世界,必然是一片活泼泼的无限生机。

山茶花 纸本设色 林海钟 24*37.5cm 2024年

两只蝴蝶胡适子诗意 纸本设色 林海钟 138*34.5cm 2017年

以下请横屏欣赏

澹容春心 纸本设色 林海钟 137*15cm 2024年

西泠印社写生 纸本设色 林海钟 220*18.3cm 2024年

画家简介

林海钟,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号卧霞散人、钱塘后来生、林泉阁主人。

1968年生于浙江杭州

1986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1990年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毕业,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1991年获首届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奖学金”

1993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7-1999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教研室主任

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成为首届中国画6博士之一

2010年担任博士生导师

2023年担任浙江山水画研究会会长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