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生平大事记
发布时间:2025-03-19 21:22 浏览量:8
一个人要是身体不强壮,意志也不坚定,那可真成不了大事业。瞧瞧康熙皇帝这辈子经历的那些大事,他那精力真是旺盛得不得了!
康熙皇帝朝服像
以下是康熙帝在位期间(1661-1722年)按时间顺序整理的逐年重大事件记录:
1654年出生,爱新觉罗·玄烨生于北京紫禁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
1661年登基,顺治帝驾崩,玄烨以8岁幼龄继位,次年改元“康熙”(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
1662年改元康熙,正式启用“康熙”年号(康熙元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南明势力占据台湾(次年清廷与郑氏对峙)
1667年亲政开始,14岁举行亲政大典,但辅政大臣仍掌实权(康熙六年)
1669年智擒鳌拜,设计逮捕权臣鳌拜,正式掌握皇权(康熙八年)
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平西王吴三桂联合耿精忠、尚之信反清(康熙十二年)
1681年平定三藩,历时八年彻底剿灭三藩割据势力(康熙二十年)
1683年统一台湾,施琅率军赢得澎湖海战,郑克塽投降(康熙二十二年)
1684年设立台湾府,将台湾纳入福建省管辖(康熙二十三年)
首次南巡:视察黄河、淮河治理及江南民情
1685-1686年,雅克萨之战,两次击败沙俄侵略军,收复雅克萨城(康熙二十四至二十五年)
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康熙二十八年)
1690-1697年三征噶尔丹,三次亲征蒙古准噶尔部,巩固北疆(康熙二十九至三十六年)
1699年第三次南巡,重点考察靳辅治黄工程成效(康熙三十八年)
1703年避暑山庄始建,于热河兴建行宫,强化对蒙古控制(康熙四十二年)
1708年一废太子,首次废除胤礽太子之位,引发九子夺嫡(康熙四十七年)
1712年二废太子,彻底废除胤礽,推行秘密建储制(康熙五十一年)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改革赋税制度,稳定人口统计
1713年《康熙字典》成书,编纂完成收字47035个的权威字典(康熙五十二年)
1715年驱逐传教士,因“礼仪之争”限制天主教在华活动(康熙五十四年)
1720年册封达赖喇嘛,派兵入藏平定准噶尔势力,确立中央管辖(康熙五十九年)
1722年驾崩传位,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病逝畅春园,终年69岁
雍正继位:四皇子胤禛(雍正帝)依遗诏继承皇位
还有期间六次南巡,1684、1689、1699、1703、1705、1707年,持续督导水利与民生
文化工程:主持编修《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律历渊源》等典籍
科技引入:任用南怀仁等传教士改革历法、制造火炮、绘制《皇舆全览图》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务,无一不是需要深思熟虑、精心筹划才能够妥善处理好的重大事宜,绝不是凭借一时的冲动和简单的想法就能轻易完成的。
就拿前前后后的人员安排来说,需要综合考虑每个人的能力、特长、经验以及性格特点等诸多因素,要做到人尽其才、各司其职,这需要进行大量的观察、分析和评估。
今天我们徜徉在故宫红墙间,紫禁城的日晷针影已经掠去三百年的光阴。再激烈血腥的朝堂争鸣都已化作故纸堆里的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