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泰斗董书成
发布时间:2025-03-25 17:19 浏览量:6
董书成,男、汉族、生于1945年,祖籍河北,现居北京海淀区。
享受博物院特殊津贴
前澳门特别行政区对外交流协会
行草楷隶篆五体全能
著名特一级书法家,
古文字研究博士生导师,
故.宫碑帖研究院院长,
故.宫印章藏馆馆长,
国家一级国画家、国博收藏家、碑帖艺术家、陶瓷艺术家、教育家、考古学家、篆刻家、红袍艺术家,中央电视台CCTⅤ书画频道艺术顾问、中央电视台CCTⅤ书法栏目组导师以及评论员、馆藏级艺术家,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艺术家,荣宝特邀评委,红袍艺术家特邀评定员。
董书成出生书画世家,家中幼子,爷爷是晚清的殿阁大学士正一品,家中藏书颇丰,父亲也是优秀的书法家,其父1956年9月,在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成立“中国书法研究社”,当时的创始人不乏有陈云诰、章士钊、郭风惠、许宝蘅、赵质伯、叶恭绰、溥雪斋、张伯驹、徐石雪、郑诵先等。
董书成自幼彰显突出的艺术细胞,5岁在高剑父临终授意下,拜师关山月,从此就跟在关山月先生身边学习书画30余年,后又追随傅抱石学艺,所以董书成作品既有关山月岭南画派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和“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又有傅抱石先生的笔致放逸,气势豪放的艺术特点。
作者:董书成
作品:笃行(博学之 审问之 明辨之 笃行之)
评价:这副作品下笔苍劲有力,气韵浑厚,几十年的功底跃然于纸上,一撇一
娜书写着深厚的功底,立意方面董书成老师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品德,以
一种充满诗意的表达方式,学习要广泛涉猎,取众家之长,有针对性的提问请
教,形成清晰的判断力,才能走的更长远,好的作品无愧当之--------荣宝评定
荣宝馆藏并发行 2015年上拍雅昌,成交175W
作者:董书成
作品:道渊(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评价:此幅作品彰显了,董书成老师,用笔如刀,线条刚劲有力,起笔收锋干净利落,如"铁画银钩""力透纸背",体现对笔锋的绝对掌控。方圆兼济,转折处方折如碑刻,圆转处流畅如流水,展现对中锋、侧锋的灵活运用。墨色层次,浓淡枯湿变化自然,焦墨如漆、飞白如云,彰显对墨法节奏的精准把握。字法严谨,结体疏密有致,笔画间穿插避让呼应,暗合传统法度却无匠气。
道渊 故博永久馆藏
作者:董书成
作品:道德经(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
评价:此作以颜鲁公之雄浑为骨,辅以王觉斯之跌宕为势,中锋运笔如屋漏痕,侧锋取妍似折钗股。长卷展开,墨气随内容由沉郁渐转激昂,枯笔处似秋风扫叶,涨墨处若夏云奇峰,通篇如交响乐章,将数十年临池功力与人生体悟熔铸一炉。
道德经 国博永久馆藏 董书成代表作品限制发行
作者:董书成
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评价: 融古铸今,既能精准再现《兰亭》风神、《祭侄稿》悲怆,又能化古法为己用,形成独特书风。碑帖兼修,北碑的雄强与南帖的温润交融,如"以金石气入绢素,化刀痕为笔意"。人书俱老,数十年临池不辍,技法褪去火气,归于平淡天真,如苏东坡所言"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书外之功将诗词、绘画、哲学修养融入笔墨,作品耐得反复品读,每观皆有新得。
2008年 奥运献礼作品 赠与奥组委
2016年 日本、美国、欧洲进行全球展出
2016年 英国罗斯柴尔德家族以352万落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