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10《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发布时间:2025-03-25 11:43 浏览量:7
是不是很多人都向往田园生活,如果让你回到1933年,你还想回农村吗?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极速推进,很多人的身体和灵魂产生了一股无法阻挡的张力,撕裂着当今社会中人们的理想与现实。
问你一个问题,你的根在哪儿?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样的场景,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情不自禁的回首往事,童年记忆中或多或少的都有,来自这块祖祖辈辈,耕耘不辍的土地烙印。
即使你不愿意承认或者你世代城里人,而我们每个人直接或者间接依赖的,仍旧是土地上产出的粮食,土地与农村又贴的最紧,土地,乡村,农民似乎在这片土地上永远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寻根究底目的地。
今天要分享的是毛伟人在1933年十月写的文章《怎么分析农村阶级》。
通篇短小精悍,五个标题五个词语加上几段话,言简意赅的把当时中华大地上的农村阶级分析的精准透彻。
接下来我们先简单学习一下伟人的写作逻辑,一条主线,根据占有资源的多少,是否参与劳动以及获取收益的来源划分阶级。直接就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农村划分为五个阶级: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
我再重申一遍,这是1933年的分析,地主是什么呢?它就是占有资源,自己不劳动,或者只有附带的劳动,依靠收租,放债,雇工,兼营工商业,即使破产了,仍旧掺杂着欺骗,掠夺等手段,仍不劳动,依旧比大多数中农过得好,其典型代表军阀,官僚,土豪,劣绅,还有帮主人收租的管家和放高利贷者,这些都是地主阶级。
接下来就是分析富农,富农也是占有土地,有比较优裕的劳动工具和活动资本,自己参加劳动,但也经常依靠雇佣工人,地租,放债或者兼营工商业等手段获取一大部分收益。
说完富农,第三个就是中农。这些中农许多都占有土地,自己也有像样的工具,全靠自己劳动或者主要靠自己劳动,注意啦,中农全靠劳动了,但是中农一般不出卖劳动力,从这一点看,中农还是比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
接下来就是贫农,区别中农和贫农的标准就是是否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贫农就要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去换取收益了,他们一般就是那些被雇佣,被放债,被租地,被盘剥的人群。
最后就是工人阶级,这些一般就是老百姓经常说的,手拎两只拳头,赤手空拳闯天下,他们需要完全或者主要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以上就是毛伟人这篇《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的内容和逻辑,我再强调一下,毛伟人所分析的是1933年的情况。
合上书本,回到1933年,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充斥着与农民与土地与农村息息相关的问题,谁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规律,谁把它们分析透彻并且付诸实践,谁就会掌握当时中华大地的历史走向,让我们一起坚持学习毛选,重温教员智慧,感受那些轰轰烈烈的不老时光。
欢迎关注潜心,一起笑谈古今,我们下期见。
- 上一篇:《温江赋》与李君键斌重逢于蜀地记之
- 下一篇:范惠制壶笔底生风腕下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