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三月春风,悟小学数学名师教学之道
发布时间:2025-03-24 23:24 浏览量:5
沐三月春风
悟小学数学名师
教学之道
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每一次学习与成长都是向着光明的奔赴。2025年3月20日,延安实验小学4位数学教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踏上了为期3天的名师之路培训旅程。
21日上午,浙江省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执教的《笔算除法》教学过程极具特色。俞正强老师整堂课引导学生利用操作模型理解算理,从具体算式出发,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与练习中,深化对笔算除法竖式的认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效提升学生对笔算除法的理解。
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国荣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度量衡的产生与统一》。在教学中,朱老师以独特视角,围绕“度”的产生与统一展开。先通过引入揭题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借助 “布手知尺”“累黍定尺” 等环节,让学生在预学分享和换算操作中,深刻体验长度单位从多元到统一的发展历程。
21日下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曹冲称象》。她用基本事实进行推理,梳理逻辑关系。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小组合作积极讨论,创造性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学们尝试用图形或字母表示“等量的等量相等”的实例,分享与展示自己的发现与结论,总结等量相等的规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他们推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北京市特级教师牛献礼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三年级《认识面积》一课。牛老师从面积是什么、在哪里、如何度量它的大小出发,在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的比较中发现,初步构建面积概念。通过部分图形到全貌的面积猜测比较、借助教学用具让学生感受面积与周长的不同,自主探寻面积的计算方法。
22日上午,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国数课《中国脊梁》将数学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这堂课以独特视角,选取书籍中为中华民族崛起做出卓越贡献的功勋人物故事 ,通过应用心算方法计算科学家的享年,借助珍贵影像档案,展现他们作为中国脊梁的使命担当与理想信念。这堂课突破传统数学教学局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为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提供了优秀范例。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张霞老师执教《数说千年飞天梦》。她带领学生纵览古今中外关于“飞天梦”的实践与探索,让学生通过计算,领悟飞天的难点,感知中国现代航天事业崛起速度之惊人、取得成果之伟大,在“飞天梦”的追寻里体悟“强国梦”。
22日下午,全国知名数学教师强震球老师带来《分数的意义》一课。强老师教学过程独具匠心,以想象导入,从数字1出发引发学生好奇,自然开启教学。在理解单位“1”环节,先将1作为“比较的标准”,再拓展到“一个单位”,结合1厘米、1平方厘米等实例,逐步深化概念。建构分数意义时,借助具体图示,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分数与单位“1”的关系。整堂课从简单数字到抽象概念,层层递进,为学生深入理解分数意义奠定坚实基础,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接着,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正高级教师郝高峰老师执教《分一分》一课。郝老师借助“分物”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尝试用画图等方式表征“一半”,进而引出分数。教学时将学生的思考巧妙融入数学史的学习之中,在对比中引导学生直抵知识本质,感悟一致性。
23日上午,江苏省特级教师周卫东老师带来《乘法的数量关系》一课。周老师在基于学生已有的乘法学习经验基础上,结合生活中“复兴号”的行驶,无人机的飞行等情境,设计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自主表征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过程,并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内在联系,逐步抽象出“路程=速度×时间”这一模型,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通过“火车提速”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接着,著名特级教师朱德江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朱老师的课堂设计巧妙,从生活情境“坡道”引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怎样建坡道。结合实际从场地、空间、实用性出发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此次“名师之路”学习活动,收获的不仅是教学技巧,更是对教育初心的再次坚定。在活动中,专家的深度剖析、名师的精彩课堂,都化作宝贵的教学养分,让我校教师收获颇丰。回到校园,教师们会把这些先进理念和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能力,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