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成者王小民(故乡人物之十二)——兼评《小民看大荔》等
发布时间:2025-03-21 08:50 浏览量:8
近年退休后有闲,加之耄耋之年的父母多病,常回大荔,与大荔文友联系渐多,但比起大荔庞大作家队伍也是其中一小部分。不认识或者未谋面以文神交文友仍是多数。王小民就是早读其文却晚见其人。
记得2021年年底的一天,忽然有人要加我微信,一加才得知是大荔文联的赵女士,问候之后,她发来大荔文联致大荔在外文艺乡贤的感谢信,并发来大荔优秀文艺乡绅的证书照片,使我吃惊之后深感惭愧,乡绅那在过去可是德高望重之人啊,我何德何能,不过写过一些家乡的文章,给家乡图书馆捐过一些书,使家乡的全国和省级文化先进县在复查中得以顺利通过。这也不过是一个在外游子义不容辞的义务。
有一次回大荔探望父母,想见见王小民并送他我参与写作的《最美奋斗者》一书,便与赵女士联系,不巧她二人皆不在单位,便托县委传达室的师傅转送。我这是抛砖引玉以期王小民的著作,果然不久与他加上微信后,便得知他著作丰富,于是引来他的《小民看大荔》《沃土情思——小民说大荔》两部散文集和《大荔县文学艺术百年简(1921-2021)》。2022来因父亲病重病危不幸逝世,奔波往返西安大荔,很难静下来读书。
后来家事公务处理得差不多,便读了几本大荔文友写大荔的书,其他都是不厚的小册子,很快读完并写了读后感,唯有王小民的《小民看大荔》《沃土情思——小民说大荔》这两部大部头半年后才拜读完毕,可以说,这两部散文集就像两部交响乐,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大荔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名胜古迹、圣贤名流、非遗传承、文学艺术、美食特产等各个方面,他不是正史那样记述县之大者,也不可能如志书那样追求事事有来历、字字有出处的“信史”,而是以对家乡的深情,对故土的痴爱,对先贤的崇敬,对物产的喜爱,挥动手中之笔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使读者对又大又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大荔有了全面地系统地形象地了解和认识,使大荔形象丰满起来生动起来立体起来,因此可以说王小民是大荔外宣的集大成者,其著也是宣传大荔的宏大交响乐。具体而言,其著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文学性。
首先看其全面性。大荔本是关中面积最大的县,是由原朝邑县、平民县与大荔县三县合为一县的,位于陕西的桥头堡,但由于过去不注重宣传,别说省外国外人知之甚少,就是省内不少人也不知晓。记得前几年春节妻子的商洛外甥女听说我们要回大荔,她要跟着我们去,一到大荔县城,她才说“哦,是这个大荔,我还以为是云南的大理呢。”《小民看大荔》从“这土”“这事”“这物”“这人”四个方面讲述了大荔的历史地理、古今故事、名胜风物、圣贤名流等等。其中首篇《同州史话》末尾道出了作者的拳拳之心:“当我们在新的时代,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踏上新的伟大长征时,重温同州过去的峥嵘岁月,领略同州无限温馨的情脉,从解读中定会得到些许的历史启示、精神鼓励和心灵安抚。”
其次看其系统性。《沃土情思——小民说大荔》分为“风韵”“根脉”“雅事”“里人”四部分,正如徐喆在序言中所言:“写的是家乡大荔的历史变迁、传说故事、物品特产、古迹景致、风流人物等,可谓小百科全书。”从该书后书舌作者出版年表可看出从2009年到2021年十余年间,除了上述两部散文集,作者还相继写作出版了《大荔人》《风情同州(上下)》《大荔县志》《朝坂英华》《五彩大荔》《大美大荔》《沙苑沧桑》《幸福大荔》《梦里故乡》《谁不说咱大荔好》《我们走在大路上》《旗帜的力量》等十余部文集,无一不与大荔息息相关。可见作者是有一个系统的写作计划并付诸实践的。
再次看其文学性。如果文集缺乏文学性是不会传之久远的。《大美大荔》一文开笔就动情地写道:“同州一位先哲说过,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爱家乡从了解家乡开始。大荔,一方神灵毓秀的水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这里,开阔的黄、渭、洛之间,历史遗迹星罗棋布;在这里,三千年历史诉说着遥远而奇妙的故事;在这里,一草、一木、一石都传递着人类的智慧和远古的信息……大荔,可谓‘大美!’”如此优美的文笔怎能不引人入胜并流传久远呢?!
之所以取得以上的成就。这与作者曾主编过《大荔县志》密不可分,与作者的丰富经历密不可分,也与作者的初心和现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的使命密不可分。
其实,除组织主编县志是职务行为,其他十来部著作都是业余时间呕心沥血所做。是鲁迅所说的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纵观中国文学史,大多优秀作品都是出自屈原、司马迁、曹操、韩愈、欧阳修、苏轼、龚自珍等历代官员之手。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率先垂范钟情读书写作,提倡领导干部读书写作。当今国家领导人也倡导领导干部读书推动全民阅读,尤其要求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宣传思想干部应当不断在“四力”上下功夫,使宣传思想工作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有力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其中笔力至为关键。打天下主要靠枪杆子,治天下则主要靠笔杆子。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只有加强外宣,占据舆论阵地,掌握话语权,才能打胜主动仗,取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作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王小民不仅真正领会了领袖的谆谆教导,而且身体力行,在他的带领示范下,近年来,大荔宣传思想、文学艺术成绩不凡,硕果累累,呈现蓬勃发展趋于辉煌的大好局面,令人欢心鼓舞,令人翘指点赞,令人充满希望。
去年,王小民退居二线,退而不休,成立工作室,继续文学创作并组织首届“镰山文学奖”评选,据悉,不久前的3月13日,大荔县首届镰山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召开工作推进会,学习兄弟县市评审经验,通报评委审稿进度,研究部署集中评审及奖项颁授等事宜。镰山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任王小民,副主任于晓、田小勇,镰山文学奖倡立人孙天才,镰山文学奖评选监审组组长张天德参加会议。与会人员首先听取了张天德组长就富平县“党益民文学奖”设置运行情况介绍,共同学习了有关文本资料。评选委副主任兼评选办主任于晓通报了各位评委审看参评作品的进度,并就反映的问题做了解释说明。孙天才先生结合前一阶段工作推进情况,重点就总结经验,如何进一步做好评审工作阐明了自己的观念和意见。县作协田小勇主席反馈了会员群众对镰山文学奖评选工作的建设性意见,提出了评审工作与文学创作相结合迎接大荔文学明媚春天的细化方案。王小民主任全面回顾总结了自去年5月19日启动以来,镰山文学奖评选工作进展、取得成绩与存在不足,客观地就组织、技术与程序、运作层面出现的问题做了深刻分析,特别就下一步如何强势推进系统做了部署安排。作为评委,闻讯感到欣慰,预祝首届“镰山文学奖”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期望王小民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优秀作品并推动大荔宣传思想和文学艺术一起向未来,推动大荔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提供优质精神食粮。
2025,3,22于上林苑
王新民,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现为陕西省新闻出版(版权)电影检测中心审读专家,西安工商学院客座教授。1982年开始写作。业余创作并出版《行余集》《贾平凹打官司》《书友贾平凹》《真话真说》《走马书林》《渭河大水灾》《不惑集》《高考大透视》《〈秦腔〉大合唱》《大地美容师》《一部奇书的命运》《一本书的故事》《寻访高兴》《人生忠告》《贾平凹纪事》(1990-2000)、《贾平凹纪事》(2000-2010)《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入选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精品出版项目)、《策划贾平凹》《慈苑书韵》《读懂贾平凹》等。主编出版《贾平凹文集》(20卷,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