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里·研学正当时——岐山周文化研学受热捧

发布时间:2025-03-21 08:40  浏览量:7

今年三月以来,来到岐山周原景区的研学团队络绎不绝,周末预约更是供不应求。这种"行走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师生家长的一致青睐。

3月20日,笔者在岐山周原景区看到,一群身着校服的学生,正在专业研学导师的带领下有序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在礼仪体验区,学生们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西周礼仪学习。他们身着传统汉服,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拱手礼、揖礼等。“正衣冠,先正心。”随着导师的口令,学生们庄重地整理衣冠,有模有样地行起礼来,一招一式,尽显对传统文化的敬重。

在香囊制作区,整齐摆放着各种香料,通过讲解,让学生们了解了香囊在西周历史中的寓意和用途。随后,大家迫不及待地动手填充香料,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巧玲珑、香气四溢的香囊便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在拓片制作区,学生们则沉浸在与古老文物对话的奇妙世界中。他们首先了解了拓片的历史和制作方法,随后便开始实操。只见孩子们将宣纸覆盖在刻有文字或图案的石碑上,用喷壶轻轻喷水,使宣纸湿润贴合。接着,用毛刷轻轻敲打,让宣纸陷入文字或图案的凹槽中。待宣纸稍干,再用蘸有墨汁的拓包均匀地拍打宣纸表面。随着拓包的一起一落,石碑上的字迹和图案逐渐清晰地呈现在宣纸上。学生们屏气凝神,感受着传统文化穿越千年的独特魅力。

岐山县中心小学学生 路梓萱:

【今天,我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美丽的周城。在董导游和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明堂和周文化博物馆等许多地方,认识了毛公鼎,了解了何尊中关于“中国”二字的历史记载,同时还了解学习了周礼文化中的拱手礼仪。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好的把周文化传承下去。】

据了解,2024年岐山周原景区接待研学学生近6万人,这些学生来自甘肃省及西安、宝鸡、渭南等地。丰富多样的研学课程,涵盖了历史文化、传统礼仪、非遗技艺等多个方面。

岐山周原景区市场开发部副经理 王江满

【2025年,我们将打造“周文化研学生态圈”,同步推出景区新业态开发与研学场景升级,定制化研学套餐,从“一日体验”至“三日深度营”,满足6岁至高校全学段的需求。同时,定制化课程开发拓展“周文化+研学”产品课程体系,用古今对话的智慧载学子,塑文明之源,扬文化复兴之帆。】

通讯员:李晨茜 肖林捷

编辑:刘轶群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