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书法字体中的峭劲气质——杜甫《登高》书法墨迹赏析
发布时间:2025-03-20 15:29 浏览量:8
毛主席是书法多面手,其作品风格多姿多彩,韵味无穷,书写的字体既可大气,也可文雅;既可灵巧,也可凝重;既可圆润,也可苍劲。
这里,小编和大家分享、学习毛主席书写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著名七绝《登高》,感受毛主席笔下的多面风云。
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唐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李白号称“诗仙”,而杜甫也不遑多让,被后世称为“诗圣”,一诗仙一诗圣,双星并出,闪耀诗坛。
杜甫的这首七言律诗《登高》,用词精谨,对仗工整,名头也极大,被后人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真是名不虚传,其诗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毛主席对诗词多有研究,并常常抄录下来潜心学习,对杜甫的这首《登高》,毛主席也留下了精彩的墨迹,我们来看一看。
我们看到,毛主席亲笔手书的这篇手迹,与我们常见到的毛主席的其他墨迹又大不相同,整体风格,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峭劲!
整幅作品字体疏朗,笔触虽然纤细但毫不羸弱,如铁画银钩,深深地扎进纸里,入木三分,其转折直率,少了圆熟,多了生劲。
如开篇“风急”二字,笔画用力平稳,线条大小几乎一致,变化较少,通过向右上顶肩取势,正中寓险,表现一种正欹相生的态势。特别是“急”字的心字底,写成生硬的一短横,力度斐然。
下面的“天”、“啸”、“沙”、“白”、“鸟”等字的点画,以直线为主,都写得硬核扎实,锋芒毕露,锐不可挡。
第二图中的“不尽”、“悲秋”、“常作”等几处牵丝连接,线条又细又长,大角度反转跳跃,峻劲凌厉,气势如虹。
第三图几个字,舒畅疏朗,峭劲如一,线条更加动感驰骋。最后一图几个字,在翻飞的点画中,又融入了圆熟流丽,使整篇字迹气势达到顶点。
毛主席的这篇书法墨迹,与杜甫的诗意相辉映,可谓强强联手,更添光彩,也使我们感受到毛主席书法的博大精深,魅力悠远。
- 上一篇:老北京习俗的印迹
- 下一篇:陈乔恩棚拍生图,抹胸裙穿搭显丰腴,大长腿饱满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