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港口交易背后逻辑,无论你支持还是反对,都值得看看

发布时间:2025-03-19 21:16  浏览量:7

李嘉诚为什么非要把港口卖给贝莱德?卖给中资企业不行吗?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这种操作对中国的危害很明显,李嘉诚这么精明的人,难道真的看不出来?或者说,他就是想做一个无良商人?

无论你是爱国群众,还是纯商业主义者,接下来的内容都值得你看一看。

贝莱德本次收购出价228亿美元,这个钱对于中资企业来说,并不算什么大数目,我们当然能出得起。

问题在于,这个报价是目前国际港口交易价的2.5倍以上,相当于本来只卖100块钱的东西,250块钱卖给你,假设你是中资企业领导,你会买吗?

或者说,你愿意为了国家长远利益,把自己的前途搭进去吗?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李嘉诚一直秉持着,“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生意经,趁着巴拿马风波,能够把旗下港口卖个好价钱,他作为一个商人肯定愿意。

假设李嘉诚特别有爱国心,100亿美元卖给中资企业,估计恐怕交易还没开始,就直接被美国强行征收了。美国的做事方式,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看看特朗普对巴拿马的多次表态,以及卢比奥的行动速度,就知道美国对巴拿马有多重视。再看看中国的反应速度,就知道我们的态度以及面对的现实。

卢比奥2月1日去的巴拿马,长和集团港口交易公告是3月4日,我们的代表3月14日才到巴拿马。这其中的时间差说明了什么?

不是我们反应慢,而是综合情况决定得这么干。

巴拿马在哪里?在美洲。中国在哪里?在亚洲。巴拿马运河的运输量,美国占73%,中国占21%。中美实力虽然差距在缩小,但美国依然是全球霸主。

就这种现实情况,我们能前后脚去巴拿马跟美国争吗?肯定不能。再说了,我们还有秘鲁钱凯港运营权,这本身就是多年布局的替代方案。

假设在港口交易进行前,我们就对长和进行施压,那就会传递出明确的立场,恐怕这笔交易在进行时,也不会如此顺利。但是,为什么没有选择这么干?

因为这不符合中国做事的原则,我们肯定希望李嘉诚有格局,明白国家的所思所想,主动提出符合中国利益的方案。

但回顾李嘉诚的交易逻辑,就能明显看出,长和集团一直在试图排除政治风险,不想成为中美博弈的焦点,在这一点上,李家与霍家的选择截然不同。

所以,自身定位与中美两国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笔交易的走向,当然,好价格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李嘉诚当然也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一方面背负背弃国家的骂名,另一方面也会遭到中国的反制,但他还是选择这么做,这也是综合考量的结果。

仅从国籍上看,李嘉诚是中国人吗?郎咸平说他是加拿大人。假设郎咸平说的是真的,我们国家不承认双重国籍,结果不言自明。

长和集团是跨国资本,根据2024年的数据,大陆加香港的投资,占全球份额的18%左右,而论及目前全球经贸影响力,中国当然还比不过美国。如此局势下,你觉得长和集团会向哪一方靠拢?

所以,李嘉诚选择把港口高价卖给贝莱德,是综合目前所有因素的考量,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至于背负的骂名,他这种人也不在乎。想骂就骂,他赚那么多钱,难道被骂几句不应该吗?

纵观古今,商人的眼光远不及政治家,远有明哲保身的范蠡,近有深度捆绑的胡雪岩,在商业上,他们无疑是成功的,可在政治上,商人终究只是商人。

与其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特别是目前还很强大的小人,这就是李嘉诚港口交易的基本逻辑。如果您认可我的观点,欢迎转发给更多人。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我是李茗传,感谢您的小费打赏与橱窗购买,我将更加努力的回报优秀作品,我们下期见。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