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可访赵朴初

发布时间:2025-03-18 18:38  浏览量:5

当代《赵朴初研究》成果

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会刊

时值乙卯年春分,赵朴初居士于湖上狮子山整理《中国佛教史》手稿,忽闻叩门声。门启处,见一老僧立于庭前,左臂空悬,目如朗星,周身隐有檀香缭绕。朴初惊异,合掌问曰:"敢问尊者法号?"

老僧莞尔:"贫僧慧可,闻君倡'人间佛教',特来一叙。"

一、论佛性:即心即佛与众生平等

慧可径自落座,拈起案头茶盏:"昔达摩祖师问吾'将心来,与汝安',吾答'觅心了不可得'。今观君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此心可曾觅得?"

朴初沉吟片刻:"尊者当年断臂求法,以无所得心证菩提;晚生所言'人间佛教',亦是教人于红尘中见自性。佛性本具,何须外求?恰如尊者所言'觅心不可得',众生平等之义,古今一也。"

慧可颔首:"善哉!昔吾入酒肆屠门,人皆谓破戒,然'自调心者,何关汝事'?今君令僧众办学济困,使佛法入社区,可谓千年后知音。"

二、辩修行:禅门机锋与入世担当

忽有清风穿堂,掀动案上《佛教常识答问》书页。慧可指书笑问:"君书中言'农禅并重',与吾当年'运水搬柴皆是道'可有关联?"

朴初正色:"昔尊者混迹市井三十四年,晚生亦倡'寺院生产自养'。然今世工业化浪潮汹涌,更需以禅智慧解生态之困、心灵之疾。譬如垃圾分类,亦可作'时时勤拂拭'之修行。"

慧可抚掌:"妙哉!当年吾被诬'妖言惑众',今闻君言'佛教要适应社会主义',千年因果,竟成映照。"

三、观时势:法难沧桑与文化传承

窗外玉兰簌簌而落,慧可忽叹:"隋文帝虽追封'正宗普觉',然吾身首异处时,但见众生捧茶相送,此乃真佛事也。"

朴初肃然:"晚生亲历法难,知文化断层之痛。故重建金陵刻经处,非为复古,实欲令禅宗'不立文字'之旨,借现代传媒广传——正如尊者当年以《楞伽经》印心,今日亦需新载体。"

慧可起身大笑:"吾可去矣!昔达摩西来,今君东行,法脉如水,终究汇海。"言毕化作清风,唯余茶烟袅袅,混着玉兰香,竟辨不清是唐时雨,还是现世云。

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资料

---

注:

1. 思想对照:

- 慧可禅法核心"即心即佛"与赵朴初"人间佛教"强调的"佛法在世间"形成时空呼应。

- 慧可混迹市井的修行方式与赵朴初推动的"农禅并重"体现禅宗入世精神的延续。

2. 历史互文:

- 慧可被诬"妖言惑众"与近现代佛教改革阻力形成对应。

- 隋文帝追封与新中国宗教政策形成政策层面的古今对话。

3. 文学手法:

- 延续郭沫若"超现实对话"框架,融入禅宗公案机锋(如"觅心不可得")。

- 以玉兰、茶烟等意象勾连时空,暗合禅宗"不二法门"要义。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