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高的劳动体验中,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千年树德

发布时间:2025-03-16 23:28  浏览量:7

2025年3月12日是今年的植树节,《礼记》:“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植树是劳动,但又不止于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同学们一起植树的时候讲:“植树,就是植未来。从小就给它扶正了。我们共同给它浇水,实际上也是在为你们浇水。众人植树树成林,一代接着一代干。在植树过程中,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和观念,培养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观念。”

上图为:习近平总书记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植树节劳动。(图片提供:商相芹)

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同学们的植树过程、植树精神和重要讲话中,我们深刻领悟到,植树即植德。但树德比树木、树人的难度系数更高。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年树德。千年大计的根基正在于此。孟子所言“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三大乐事之一。

上图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南门。

本学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特邀生态体验理论创始人刘惊铎教授面向全校劳动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系统开设国标方向课校标必修课《体验教育学》课程。之前,就有不少社会人士真切表达以能够听到惊铎教授的“铎师金课”为乐。这次,我以铎师教授助理的身份不仅有幸听到了铎师的课程,而且得以全程参与、具身体验这奥妙无穷的体验式授课的迷人样式。铎师以“道德真言”《道德体验论》来树天下英才,既树人,亦树德,乐亦何如之!(请参看:当代人为什么要读《道德体验论》?_生态_教育_德育「链接」

上图为:刘惊铎教授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开设并讲授《体验教育学》课程。(摄影:倪木兰)

在惊铎教授营造的“体验教育学”课程的“生态体验场”里,修习这门课程的同学们,本来还以为就是“教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传统教学,这实际一上课才惊喜地发现,原来,“铎师体验课”竟然是一种“体验式授课”。

上图为:刘惊铎教授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授《体验教育学》课程,以体验式授课把深刻哲理变成生动形象的理解

现场观验发现,在铎师主讲的每一堂课上,惊铎教授都是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精彩迷人的“生态体验活动”,通过“营造体验场-全息沉浸-开放式对话-反思性理论提升-实践延申……”(作者注:这是生态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践环节,详参阅:教改前沿||生态体验,有效培育教育家精神的魅力模式_中国_中共中央_意见),将古今中外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人类科学前沿的高深结论寓教于乐,着实变成了充满生命感动、让人当下开悟的“学与教”的人生体验、悦享生命和劳动之美的沉浸体验过程。

上图为:铎师金课《体验教育学》导引同学们沉浸体验劳动教育的基本原理。

当全体同学全息沉浸、全身心愉快地开展生态体验活动的时候,不知不觉间似乎就独立或群集开悟了。而当同学们分为四个小组、带着各自的体验线索沉浸在生态体验场中,各个小组内部或组际之间自由走动、热烈对话、忘我讨论以至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惊铎教授则抓住时机、不失时机地导引同学们作自由自在、尽展个性的“开放式对话”,而惊铎教授则如汩汩清泉一般地流淌出“体验之思”,继而带领同学们一起作现场“反思性理论提升”,升维、发现、凝练、总结出人类关于道德体验、劳动体验的深邃哲学思考、前沿科学结论。

上图为:铎师金课《体验教育学》,惊铎教授导引同学们进行开放式对话,现场反思对劳动教育过程与成果的领悟

于是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哲学观点、科学结论,就变得生动形象,入脑入心了。

上图为:铎师金课《体验教育学》以生态体验活动导引同学们深入浅出理解人类劳动与动物栖息地之生态辩证关系

在这样的生态体验课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深刻的生态辩证法,反复强调的“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都要生活在地球之上。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我们应该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的高远宏阔的思想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持续推进包括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在内的立法及修订工作等战略布局,同学们一下子就豁然顿悟,眉开眼笑地恍然理解了。而且,结合着课堂的生态体验活动及开放式对话、理论反思提升,全体同学伴随着教授一起进入了春风化雨般的高维理论思考、前沿科学探究的新境界之中。

上图为:铎师金课《体验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态体验活动一角。

而且,这种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学与教”的课堂结构变革、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新生态圈,生动迷人的学习效果,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一次比一次自然悠闲、生态休闲。这感觉,似乎不是在“上课”,而仿佛是“师生一起开启了探究天人之际、生态道德和劳动体验之奥秘的科考之旅”,极具有身心松弛感、生命愉悦感,而且,一次比一次活跃-融洽-灵动……

铎师金课《体验教育学》设计、引导同学们通过个人和小组作业体认课程中的思想观点。

同学们在铎师金课《体验教育学》中,不仅获得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科学领悟,而且因渐悟或顿悟不时发出会心的笑

《哪吒2》里有一个电影镜头,哪吒的父母为感谢申公豹给陈塘关百姓送来药材和食物,特地置办酒席招待致谢。申公豹拒绝了饮酒这一项:“修仙者需克制欲念!有言道,剪情欲则神全。”李靖马上补充道:“亦有言道,行善道则德全。”

上图为:电影《哪吒2》李靖对申公豹的劝善台词。(图片来源:《哪吒2》电影片段)

厚德载物不仅是《周易》的一种卦爻辞,“功夫”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存在,符合“厚德载物”的法则。在自身功德量范围内的小功夫,靠着勤奋刻苦就能获得;但是,大功夫则必须靠高深厚的道德量才能获得。因此伟大的哲学家、道祖老子留下的经典,名为《道德经》,引导着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升维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高维境界。

铎师是生态体验理论创始人、国务院和教育部智库咨询专家、国内外多所高校博导、国际生态体验教育学术领袖,他所著的《道德体验论》,入选中国教育新闻网和人教社等全国20余家出版社和出版机构联袂推出的“教育经典丛书”“教师必读经典”图书“教育理论类”经典图书(全球12本)。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窦尔翔教授说:“铎师创立的生态体验理论,三重生态之元生态将道家包容了,类生态将儒家包容了,内生态将释家和基督教包容了。”作为生态体验理论的奠基作,《道德体验论》可谓“道德真言”的现代诠释与生活“道”的演绎指南。

生态体验理论奠基作刘惊铎著《道德体验论》入选教育部中国教育新闻网和人教社“教师必读”教育经典(12本)

生态体验理论奠基作刘惊铎著的《道德体验论》于200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多次重印,一度居于当当、亚马逊、京东教育理论类图书榜首,2022年,入选教育部中国教育新闻网和人教社等全国20余家出版社和出版机构联袂推出的“教育经典丛书”“教师必读经典”图书“教育理论类”经典图书(全球12本)。

【作者简介】

倪木兰:太一道院北京分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汉字太极》课程教授助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业必修课《体验教育学》课程教授助理,《生态体验教育标准化》公众号、今日头条编辑记者、全民阅读光明世界传统文化读书会联创机构太一文化读书会主理人。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