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奇书之首《金瓶梅》开篇4首诗,写透酒色财气,说尽人心!
发布时间:2025-03-17 21:03 浏览量:8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也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以西门庆及其家庭为中心,通过描写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罪恶生活,展现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金瓶梅》开篇四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写透“酒、色、财、气”四大贪欲,直指人性的弱点,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四首诗不仅是对欲望的批判,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它们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在于克制与放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喧嚣尘世中寻得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让我们以诗为镜,反思自身,学会在欲望面前保持清醒,以一颗淡泊之心,拥抱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01.戒酒以养性,守静以修身
《酒》
酒损精神破丧家,语言无状闹喧哗。
疏亲慢友多由你,背义忘恩亦是他。
切须戒,饮流霞,若能依此实无差。
失却万事皆因此,今后逢宾只待茶。
赏析感悟
此诗以酒为喻,勾勒出酒后失态、伤身败家的景象,意境直白却发人深省。酒,本是人间佳酿,却因放纵而沦为祸源。
诗中“语言无状闹喧哗”一句,生动描绘了酒后失态的丑态,而“疏亲慢友”与“背义忘恩”更是点出酒后行为对人际关系的破坏。酒,虽能一时忘忧,却终致万事皆失。
从不同角度看,酒是外物,而心是本源。酒后的放纵,正是内心欲望的失控。诗中“今后逢宾只待茶”的劝诫,正是对“以静养心”的践行。茶,清雅而宁静,恰如禅心,能让人在喧嚣中保持一份清醒与从容。
在现代社会,酒桌文化盛行,人们往往因酒而迷失自我。这首诗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在于克制,而非放纵。以茶代酒,不仅是对身体的呵护,更是对心灵的净化。
#02.寡欲以养德,守心以养神
《色》
休爱绿鬓美朱颜,少贪红粉翠花钿。
损身害命多娇态,倾国倾城色更鲜。
莫恋此,养丹田,人能寡欲寿长年。
从今罢却闲风月,纸帐梅花独自眠。
赏析感悟
此诗以美色为题,意境清冷而警醒,直指色欲对身心的侵蚀。诗中“休爱绿鬓美朱颜”一句,以简洁之笔勾勒出美色的诱惑,而“损身害命”则点明其本质。色///欲,如同绚烂的罂粟,虽美却有毒。诗中“倾国倾城色更鲜”一句,更是以历史典故警示后人,美色之祸,古今皆然。
从禅学角度看,色欲是六根六尘之一,是心灵的枷锁。《楞严经》云:“若诸世界,六尘奔逸,心不驰逐,常住一境。”色///欲之害,正在于它能扰乱心神,使人迷失本性。
诗中“莫恋此,养丹田”一句,正是对“守心养神”的倡导。丹田,为道家修行之本,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纯净。唯有寡欲,方能养德;唯有养德,方能延年益寿。
在现代社会,色/|/欲的诱惑无处不在。这首诗提醒我们,真正的美好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足,而非外在的诱惑。
#03.知足以养福,守分以养心
《财》
钱帛金珠笼内收,若非公道少贪求。
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怀情为利休。
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夜愁。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赏析感悟
此诗以财富为题,意境深沉而警世,直指贪财对亲情与道德的破坏。诗中“钱帛金珠笼内收”一句,描绘了财富的诱惑,而“亲朋道义因财失”则点明其危害。
财富,本是生活的工具,却因贪欲而成为心灵的枷锁。诗中“急缩手,且抽头”一句,更是以生动的比喻,劝诫人们知足常乐。
财富是外物,而心是本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贪欲无止,终致身心疲惫。
诗中“儿孙自有儿孙福”一句,正是对“守分养心”的倡导。儿孙自有其命,父母不应过度操劳,唯有知足,方能养福;唯有养福,方能心安。
在现代社会,财富的诱惑无处不在。这首诗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在于知足,而非贪婪。愿我们都能在财富的诱惑中,守住内心的宁静,以知足之心,养福养心,追求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04.忍让以养和,守静以养心
《气》
莫使强梁逞技能,挥拳捰袖弄精神。
一时怒发无明穴,到后忧煎祸及身。
莫太过,免灾迍,劝君凡事放宽情。
合撒手时须撒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赏析感悟
此诗以怒气为题,意境平实而深刻,直指怒气对身心的伤害。诗中“一时怒发无明穴”一句,生动描绘了愤怒的瞬间,而“到后忧煎祸及身”则点明其后果。
怒气,如同烈火,虽能瞬间爆发,却终致自身受伤。诗中“得饶人处且饶人”一句,更是以宽容之心,劝诫人们学会忍让。
怒气是内心的无明,是心灵的迷失。诗中“合撒手时须撒手”一句,正是对“守静养心”的倡导。唯有忍让,方能养和;唯有养和,方能心安。
在现代社会,压力与冲突无处不在。这首诗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在于忍让,而非冲动。愿我们都能在愤怒的瞬间,守住内心的宁静,以宽容之心,养和养心,追求和谐而自在的生活。
愿与君共勉共行!
- 上一篇:一万多株古树 见证离任交接
- 下一篇:瞭望·第一学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