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慈制药:以匠心铸就“慈心好药” 绘就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画卷
发布时间:2025-03-14 10:30 浏览量:12
“我佛慈悲,药物可普救众生”!秉持着这样的初心,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从百年传承的中药现代化先驱,发展为如今拥有8个研发平台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再到入选医药行业的“时代优品”,以“慈心好药”为内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社会责任为担当,书写了一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
数字化提取车间自控中心
百年匠心: 从“中药西制”到质量标杆的跨越
1929年,爱国实业家太虚法师、玉慧观等人在上海创立佛慈大药厂,以“科学提炼,改良国药”为宗旨,首创中药浓缩丸剂型,开启了中药工业化生产的先河。浓缩丸的诞生,对中药推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彻底改变了过去汤药不易携带、服用不便的弊端,将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引入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1956年,佛慈制药响应国家战略西迁兰州,扎根西北,成为新中国中药工业化标准的重要奠基者。近百年来,佛慈制药始终将质量视为生命线,其“选材地道、工艺精良、疗效确切、服用方便”的品牌理念深入人心。
2018年,佛慈制药响应政府号召,将生产厂区从兰州市城关区整体搬迁至兰州新区,建成了佛慈制药兰州新区工业科技园。在这里,各个生产环节实现了自动化连线生产,中药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制造成为现实,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值产能翻倍增长,佛慈制药一举迈入国内一流中药制药企业行列。智能制造的开发以及对中药制药关键性和共性技术的解决,使中药制药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为中药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进一步提供了质量保障。这也标志着佛慈制药向“打造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战略计划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佛慈制药已成为集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天然药物与保健品研发、中药现代剂型及保健食品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西北地区中医药行业的骨干企业。
近年来,佛慈制药更是荣誉加身:“国家绿色工厂”、“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2025年,佛慈制药再获殊荣,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工艺技术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中药生产企业。
浓缩丸上光工艺
质量筑基:全链条管控铸就“零缺陷”品质
一纸经方传承千载,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佛慈制药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柴国林表示:“质量是医药企业的生命线,关乎百姓健康,更关乎企业存亡。”从建厂之初,佛慈制药就将“佛心慈药,质量就是信誉;治病救人,质量就是生命”的质量观融入生产经营全流程,构建起了覆盖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验、仓储运输的全链条管控体系。
如今,走进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工厂,一袋袋中草药原料被自动上料机投入投料口,经过多道全自动化生产加工后,变成一粒粒表面光泽的药丸。一直以来,佛慈制药坚持高价采购道地药材,企业内控标准平均高于国家标准10%,造就了佛慈制药产品以质取胜的发展格局。为保证药品的质量,佛慈制药借助已经承担的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当归、大黄、党参、枸杞、羌活、秦艽”等6个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任务,在定西市漳县建立了当归标准化种植基地。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通过土地流转、政府支持、企业合作等形式,在漳县、渭源等地建立1000亩当归、1050亩黄芪GAP种植基地,建成了地产药材趁鲜加工车间,从源头上保证道地药材的品质。特别是佛慈制药兰州新区工业科技园建成投产后,实现中药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整合国内中药大品种生产过程中中药材处理环节,佛慈制药开展了工业饮片标准化体系建设,以中药质量传递规律研究为核心,开展工业用饮片质量标准体系示范研究,制定相关质量标准,为更多品种工业饮片标准研究提供示范作用,促进了中药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标准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目前,佛慈产品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覆盖面、出口品种数、产品注册数长期位居行业前列,连续多年名列中国中成药出口企业十强。通过举办国际研修班、推动海外立法、开展国际合作等举措,佛慈制药积极推进产品国际认证注册和中药国际标准研究,不断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中药产业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提取车间
创新驱动:打造中医药现代化“甘肃方案”
在近百年的不断发展壮大中,佛慈制药守正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2011年,佛慈制药在深交所首发上市,系兰州市唯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目前,佛慈制药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8个国家级及省级研发平台,近年来的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在营业收入的3%以上,攻克中药配方颗粒、经典名方现代化等关键技术,形成专利成果30多项。
近年来,佛慈制药瞄准经典名方、出口产品开发,先后开展了3项古代经典名方3.1类新药开发,完成了安神定志丸等10余个产品标准研究,10个产品补充研究,为公司产品出口奠定基础。同时,佛慈制药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规划”,依托甘肃地产资源优势,全面布局大健康产业链;利用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不断加大科研投入;聚焦植物草本养生茶、阿胶系列、中药特色蜂蜜、中药香囊等产业,推进大健康及文创产品开发。
佛慈制药利用甘肃道地药材研发的纹党参系列黄酒、花草茶等正式上市销售,为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和技术创新增加了新动力,也为陇药产业发展蹚出了新路子。
作为国有企业,佛慈制药在振兴陇药产业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早早就树立了“中国中药品质标杆、振兴陇药排头兵”的企业愿景,充分利用生产能力、技术研发、市场布局、上市公司投融资便利等方面的优势,建立省内外政企协商协作机制,组织和引导省内中医药工业企业抱团经营。在经济下滑压力下,通过科技赋能,营业额以7%以上持续增长。
强科技,人才是主力。近年来,佛慈制药制定了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政策,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体系和管理体系,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打造了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业配套、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了“现代中药全产业链创新研究中心”,促进高校及院所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全面巩固现代中药产业链主导地位,以期解决现代中药产业链拓展不足、创新应用转化不充分等问题;整合资源,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形成产学研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全球化开放式创新平台,实现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结合,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
品牌建设:以质量之光点亮中医药未来
如今,佛慈制药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甘肃省现代中药制剂技术创新中心、甘肃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创新基地、张世臣中药传统炮制技艺传承基地等8个研发平台。拥有10个独家品种、国家发明专利产品7个、中药保护品种4个,被评为甘肃省首批配方颗粒科研试点单位。特别是近几年,共计取得近20个企业标准批件、1个药品生产批件;制定了2个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和1个国际商务标准;完成了7个甘肃省地方药材标准研究、9个甘肃省中药材炮制规范研究、54个经典名方配方颗粒产品质量标准研究制定;完成了近100个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转化。
佛慈制药还先后投资20亿元,建成了佛慈1929本草世界。在这里,汇聚了以“科技工业园”为主的现代中药生产基地、以“陇药园”为代表的中草药科普基地;以“佛慈堂企业文化”和“历史怀旧制药设备陈列馆”为窗口的中医药文化展示馆;以党建展厅为主的红色教育场所。目前,佛慈本草世界已经成为甘肃省集中展示中药种植养殖、生产科普、康养健身、文化展示、观光游览、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研学旅游生产基地。
2023年,佛慈1929本草世界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甘肃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甘肃省职业教育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2024年,佛慈旗下的新中式健康轻养茶饮店“慈茶馆”在佛慈1929文创广场正式开业。“慈茶馆”以“药食同源”为核心,秉承“一饮一方,轻养健康”的理念,用最简单的配方、最健康的原料、最严谨的态度,做好每一杯茶。“慈茶馆”,不仅仅是一家茶馆,更是一个汇聚中医养生智慧的场所。
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佛慈制药一直秉承着守正创新和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从中药材的种植、采收加工、储运,生产、质量控制全链条严格把关,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始终践行 “ 国药佛慈,慈心好药 ”的理念。
从黄浦江畔到黄河之滨,佛慈制药用近百年时光诠释了“质量铸就品牌”的真谛。在质量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佛慈制药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绘就了一幅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未来,这家百年企业将继续以匠心守初心,以品质树标杆,为振兴陇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贡献“甘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