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本:看身边作家的书,感觉泛起暖意
发布时间:2025-03-14 10:10 浏览量:8
_2023年5月,作家储晓琴喊我去参加她的新书分享会(阿雷和他的书们:第370本:拿到储的书后,心中开始有一些痛),我不晓得当初她出于什么考虑,在场的除了我,都是大佬,好吓人。.现在看当初自己写的笔记,第一反应就是写得不好。多年以后,当我捧起我的长篇小说《丑弟》的时候,我想,同样的感觉应该还会有。.书籍:《合肥古今》作者:叶纯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我和叶纯应该是在2021年认识的,那当然是通过合肥“绅士”刘政屏。刘政屏先生是个热心人,他喜欢把我们这些小年轻喊到一块,谈天说地——这实际上也是我想要的。通过他,我认识了洪放先生,吴少东先生,胡晓斌先生……这其中就包括叶纯,也就是本书的作者。.初见叶纯,我只有一种感觉:刘政屏先生喜欢他,他有几把刷子,但到底哪几把,我不清楚,但逐渐接触,逐渐熟络。.算起来从2010年上大学,我在合肥也待了差不多15年了,但我对合肥没有任何了解:从没有方向感到不知道地名、从不了解历史到不知道合肥名人、从不追新事物到不知道带娃去哪里玩,我也曾一度跟着别人“瞎讲”:合肥,没啥好玩的地方。.实际上,那是没有下功夫去观察、去思考,近几年,我知道了合肥在打造“十山”(我已经走完了8山)、在打造100个网红打卡点,合肥是真正的科技之城等等。.我一直对对叶纯这样的研究本土文化的人抱有敬意。.因为爱得深沉,所以笔下能出文字,优美的文字:.《城市乡音》:“怎搞?”“怎搞啊?”“一路疲劳,靠在椅子上昏昏欲睡……突然间听到了一句‘搞哖个咧’,不仅心头一暖,朝车窗外望去,二十埠到了”——让我很感动,想起了2009年高考没考上大学,在北京打工,夜半坐公交的场景。.《抹不去的岁月》这篇文章让我感动,作者从抽屉里的纪念章写起,讲述了父亲献身GF25年,“我”作为三线二代的故事,我总觉得这些故事离我很远,现在才知道人近了,故事也就近了。.《城市年轮》中讲到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破”与“立”,你只有经历过,感受过,才会感受深刻,记得三孝口的环形人行天桥,那时候拆它,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无法理解。.《书香庐州》是一整章节,哎呀,那真是点到文人的心坎里,写书店,还写到了刘政屏先生,所谓的“L君”,个中亲切,仿若人在眼前。.一本书,一个窗口,了解合肥,可从叶纯的合肥古今着手:这里还有《纺机厂》《安纺总厂》《合肥舰》《新华巷》《黄山书会》……#阿雷私人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