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出新高度 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3-13 09:24  浏览量:8

富源县古敢水族乡补掌小河。黄泥河镇的油菜花盛开。

2025年春节期间,富源县内多乐原、胜境关、陶源溪谷、保家村、发家村、浒子村、月亮湾等乡村旅游景点,以新业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统计,2025年1月至2月,富源县累计接待游客85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旅游总花费9.5亿元,同比增长11.1%,全县旅游市场呈良好发展态势。

近年来,在工业生产占绝对主导地位、城市人口不多等背景下,富源县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谋划和曲靖市“三大优势”“五张名片”定位,通过抓项目、优服务、创品牌,持续放大富源文旅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持续深化“滇南胜境魅力富源”文旅品牌建设,富源逐渐成为滇东旅游黄金带上的新亮点。

资源丰厚“养在深闺人未识”

富源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千百年来就是中原入滇、出东南亚和云南北上“进京”的重要通道,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这里是战国时期“庄蹻入滇”传播中原文明的第一站;有建于明朝的“山界滇域、岭划黔疆、风雨判云贵”的胜境关和古驿道;有全省保存较为完好的文庙建筑群之一;有距今约4万年,被评为2006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的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东汉时期的儒学先驱尹珍在这里授学;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这里留下数千字的游记;林则徐在这里写下《滇轺纪程》。1935年4月和1936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先后两次经过富源,播下了革命火种,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和珍贵文物。

巍巍乌蒙横亘千里,富源境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民族风情与秀美风光交相辉映。“富源八景”令名人雅士流连忘返,墨红万亩马缨花海、块泽河大峡谷等乌蒙盛景展现了神州大地的山河之美,游客还可“沉浸式”体验云南省唯一水族乡——古敢的特色民俗风情。

厚重的历史赠予了富源众多的文化瑰宝,慷慨的自然造就了绿色美丽的自然环境,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为文旅融合提供了丰富资源。

虽然独具魅力,但富源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让这座城市与新时代的发展同行?富源县结合自身区位、资源优势,围绕“一关两圈两线”旅游发展思路,编制了《富源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富源文化和旅游强县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富源县全域康养度假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重点谋划以胜境关、回隆至发家片区、哈播峡谷、古敢水乡等优质资源为重点的文旅项目库,发展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建成胜境关、陶源溪谷、保家村、发家村、浒子村、月亮湾等一批特色景点。

通过精细谋划,全县各类文旅资源串点成线、串珠成链、串联古今,高起点打造了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413.16万人次,同比增长13.78%,旅游总花费44.32亿元,同比增长10.17%。

狠抓项目拓展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项目是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抓手和有力依托。

多乐原景区作为富源核心景区之一,是富源县以旅游业为重点,培育的新的增长点,也是富源游玩打卡的首选之地。

景区内的月季大观园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千种各色月季,每年五一假期到国庆假期期间,景区内似锦繁花相互映衬,成为富源的一处绝美风景。

景区地下有国内罕见的特大型喀斯特溶洞群,由4层主洞、10余个支洞及40个洞穴大厅组成,洞前是3座壮丽的天生桥景观,洞内有钟乳石、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石琴、石珊瑚,数量之多、造型之独特令人流连忘返。

气势磅礴的独木水库,精致玲珑的玉顺湖公园,色彩浓烈的墨红万亩马缨花海,百花争艳的十八连山生态长廊,乡愁浓郁的保家村、发家村,古韵悠长的胜境关、文庙……给这座刚硬如铁的工业城市增添了别具一格的浪漫色彩。

富源还有中国魔芋之乡、十八连山天坑奇观、万亩油菜花海等,勾勒出一幅独具特色而又浓墨重彩的云南风情画卷。

文化是内涵,旅游是形体,项目是基础,只有融合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富源县按照“旅游+”的理念,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科普、农业、体育等业态的深度融合,不断拓展衍生新产品、新业态。

保家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村庄基础提质、外观整体重塑、环境微小改造、闲置资源盘活等,布局森林栈道、休闲餐厅、文创小屋、文艺茶馆、象山书院、简餐、高端民宿、航天小屋、乡愁集市、户外探险等城郊旅游度假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了全新体验。

竹园海仙谷温泉度假景区预计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营业,景区将矿山环境治理、矿业遗迹保护与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融合,让前来观赏的游客们耳目一新。

古树参天的发家村乡村景点,游客服务中心、彩虹步道、观光栈道等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成,初步具备开放条件。

同时,胜境关、大河遗址、哈播峡谷、古敢水族乡、墨红万亩马缨花海等项目正加快推进,一批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项目将在不久之后亮相。

展现魅力形成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

文艺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结合点,在富源县全面铺开,文艺创作硕果累累,为百姓的文化生活添彩。

近年来,富源县创排了一批本土优秀剧目和歌曲,水族说唱《活捉地头蛇》入选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复赛,水族舞蹈《栀子花开》在2023年中国广场舞大赛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水族传统吹打乐《呗绕咕咹》、女声小合唱《水妹》获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铜奖,花灯小戏《私房钱》入围云南省第五届群众文化“彩云奖”决赛,歌曲《牵手》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歌曲《山沟沟》入选《曲靖市乡村振兴歌曲》专辑,这些剧目和歌曲一经展演和播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这些特色品牌、文艺精品的不断涌现,与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活跃密不可分。

2024年以来,富源县成功举办“同圆胜境梦奋进新征程”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惠民演出、国庆节富源文旅系列惠民活动、美食文化活动、跨年音乐会等活动58次,常态化开展街头音乐会演出30场次,举办免费培训班31次;承办云南省2024年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现场观摩会和多乐原景区第一届欢乐马拉松比赛。通过一场场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充实百姓的文化生活,让百姓幸福指数在笑声中攀升。

发展旅游不仅要做项目,还要包装推介,让富源文旅品牌叫得响。富源县组团参加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创意云南文博会和广州市、上海市宣传引流及文旅招商等宣传推介活动10余次,邀请北京、广东等地的客商到富源考察洽谈30余次,富源文旅影响力持续扩大。

随着富源的文旅产业加速发展,大量游客的涌入考验着这个城市的综合接待能力。事实证明,富源,有这个实力。

沪昆高速和在建的宣富、富罗高速及县乡公路,打通了连接各乡村旅游景点的道路。富源县独特的气候造就了一批独特的美食,全羊汤锅、牛汤锅、富源酸菜猪脚等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全县发展旅行社总社1家、分社1家及服务网点7家;全县住宿企业达到93家,接待床位数达到4647张,为游客提供方便舒适的旅游体验;培育农特产品研发生产营销企业29家,品类繁多的特色旅游商品深受游客喜爱……春赏花、夏乘凉、秋漫游、冬避寒,富源县以四季为轴,以文旅为笔,绘制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