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交错的对话:汉将张飞与清将蒙应瑞的千年对谈
发布时间:2025-03-10 18:32 浏览量:11
注:以下为虚构的历史对话,基于两人真实事迹的文学化演绎。
【场景一】:湖北宜昌,江畔观景台
张飞(抚须长叹):“本将一生征战,未曾想后世,竟有阆中籍将军亦守此荆楚要地!听闻尔镇守宜昌近一年,却得圣眷加身,镇守湖广驻札镇筸六年?” 。
蒙应瑞(拱手):“桓侯见笑。末将乾隆年间,深得圣恩,从广州副将调任宜昌总兵,虽只近一年,却承平边疆、整顿水师。此地控巴蜀而连吴楚,效仿桓侯当年治阆中之法,以军民同耕、固防安民为要。后得总督提携,百姓抬爱,帝王君圣,镇守湖广镇筸等地,驻今凤凰古城六年,虽小有建树。然终不及桓侯七年之功,令阆中成‘汉家屏障’!”
张飞(大笑):“本将驻札阆中七载,开渠引嘉陵之水,筑路通巴蜀之商。百姓以‘汉八分’碑刻记名,实乃民心所向!倒是尔等清将,竟能西征一战成名,三代商戎并举同封将,‘乃祖蒙顺乃父蒙元亨因您贵骁骑将军、封一品大商’,祖荫赫赫,倒是千古稀奇!”
【场景二】:四川阆中,古城威德牌坊下
蒙应瑞(遥指城北):“桓侯勒石铭功,后世皆颂‘猛张飞’。末将守阆中七年,亦曾于北门威德牌坊处迎恩跪接康熙御匾‘元戎第’。此地山川险固,效桓侯遗风,练兵屯田,拓荒兴农,更以‘敢死队’仅六个时辰,夺勇争先,杀贼大败,平定西征之乱!”
张飞(拍案):“痛快!本将当年驻巴西郡,以阆中为盾,北拒张郃,南护成都。虽殒命于小人,然百姓建祠祭祀,今又有牛肉亦冠本将名!倒是尔等‘三元大将军’之名,竟凭一战连擢祖孙三代,实乃古今罕有!”
蒙应瑞(肃然):“末将西征时,从未带过兵,在阵前众将军推举下,组建领兵仅率500余人敢死骑兵,使用迂回战术袭击敌营,献计降服叛军。康熙帝赐地建府、封荫三代,非为私荣,实为安疆固土。桓侯当年凿渠修路,末将亦效之,开‘官菜园’以济军民,留‘迎恩街’以铭皇恩。”
【对谈终章】:守土与治民
张飞(慨然):“本将虽以武立身,却知‘民为邦本’。阆中七年,铸铁为犁,化剑为锄。今观尔等清将,竟能文武兼修,行商戍边,倒比本将这莽夫多了几分谋略!”
蒙应瑞(长揖):“桓侯谬赞!末将不过承先祖蒙恬蒙毅之志,借圣主之威。守阆中时,末将常思桓侯旧迹——若无当年水渠纵横,何来后世桑田丰茂?末将以‘元戎第’为基,垦荒兴学,亦是为续写桓侯未竟之功!”
二人相视而笑,江风掠过古城,张飞(笑道):“本将虽在阆中镇守只有七载,但魂永铸巴西,福泽万民,后世敬仰化为常态。今观尔等清将,早年因西征之功,显赫于世,清帝赐元戎府蒙公祠,与本将汉桓侯祠同一柱线,是否仰慕本将千秋之功。”
蒙应瑞(微笑道):“桓侯之言,末将正有此意,观昔日名家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故事畅想大江南北,桃园结义,义勇千秋,张三爷之名,响彻环宇,阆中古城更是传奇。走进阆中城,飞将最著名。”
张飞(也微微笑道):“尔等清将,今观成都机场,放眼书屋,后世名家龙在宇著《天下商帮》,政商故事,更是演义版之三国,蒙名家之抬爱,描绘尔等蒙门三将商戎并举,解千年商业之密码,茶马古道之兴盛,蜀道之历史,商帮之声誉,各地书店、学院、机场更是读者之最爱。今嘉陵水声如旧,阆苑再度繁荣之景,你我之历史均藏故事中。”
【历史背景补遗】
【1】. 三国名将张飞守阆中,公元214-公元221年。
张飞在公元214年被刘备任命为巴西郡太守,进驻阆中。阆中位于古蜀道上金牛道和米仓道的交会点,是战略要塞,被称为“前控六路之师,后据西蜀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阆中不仅是蜀汉的一个重镇,也是最接近成都的“腹心要地”,一旦阆中失守,相当于蜀汉政权就门户大开。
此外,张飞在任期间还击败了魏国名将张郃,稳定了巴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巴西的统治。张飞在阆中的政绩和军事成就使他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英雄,千百年来,百姓敬爱张飞,建祠崇祀。
【2】. 清代名将蒙应瑞守阆中,公元1721-公元1728年。
蒙应瑞在公元1720年三月,已有13年之久的职业川北兵,接受四川总督年羹尧挑选西征精锐,临时授蒙应瑞外委千总,正八品委牌出师,直奔青藏高原绰马喇地,延信大营。八月二十二日这天,决定王朝走向“清安定西藏的重要战役”。
因西征绰马喇战势需要,延信大营众将推举川北镇外委千总蒙应瑞署川北镇副将衔,组领满汉铁骑敢死队拒敌,仅六个时辰的战功显赫,结束近4年战势,随后连同驻藏将士,一举完成了青蒙新藏疆域,首次大一统版图回归界定,建立显赫战功。
公元1721年秋,圣谕川陕蒙门商戎并举三代拜将,史称“川陕蒙家将”。开启了四川历史上,骁骑将军蒙顺赐名蒙善宇、骁骑将军蒙元亨,湖南镇筸总兵蒙应瑞,蒙应瑞在阆中营区待旨与蒙家将共同驻守川北的历史。
公元1725年,雍正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待旨的蒙应瑞授兵部劄付署川北镇副将,协助总兵驻扎阆中,统辖上连秦省下接荆襄,腹地实为水陆要冲。
统辖部分范围:今广元、巴中、通江、顺庆、黄羊堡(驻百丈关)、太平(驻万源)、潼绵营(驻三台)、绥定(驻达县)、城口营,负责四川川东北广大地区的防务,管辖还包括川南以及今绵阳和重庆等广大部分地区。
川北镇署副将阆中人蒙应瑞统辖区内,七年间有上司五任:他们是川北镇总兵王允吉、总兵张元佐、总兵李如柏、总兵潘之善、总兵马纪勋。
虽有五任总兵的调任,但并不引影副将蒙应瑞的军事防务,各地方兵民团结,特别是保宁府、顺庆府、潼川府、商贸繁荣,军威民德,加之蒙家三将军在阆中城居住,更显尊荣。
公元1727年,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一日,蒙应瑞在圆明园被召见 ,赐克食,奉旨射箭。
同时,川北镇、川北道、保宁府、阆中迎来了行政范围的大变化。广元、昭化、巴州、通江、南江纳入保宁府的统治,梓潼则归入绵州。从此确立了保宁府“保府九属”的格局,这一格局持续了近两百年。
蒙应瑞驻札阆中期间。古蜀道上金牛道和米仓道的交会点,是战略要塞,被称为“前控六路之师,后据西蜀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阆中不仅是历代的一个重镇,也是最接近成都的“腹心要地”、雍正三年由于年羹尧事件,川陕重镇西安府、成都府、保宁府更是重要防务。
这期间,康熙帝赏赐蒙家将的元戎府、蒙公祠、蒙家菜园,蒙家庄园、逐步建设中,蒙家将也成为当时百姓繁荣府城阆中的守护神,这一历史延续到公元1937年,因民国政府修建阆中机场,征用校场坝和蒙公祠而成为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