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文”,他们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5-03-10 19:17  浏览量:31

合文在甲骨文、金文、古玺印章中大量存在,赵佶、八大山人、牛石慧等历代书画家曾将合文巧妙运用在签名中。合文在民间的应用经久不衰,在现代的标志设计中也有广泛运用。本期我们邀请相关专家对合文多角度进行探讨,同时欢迎广大读者赐稿,来稿请发邮箱:sfbs009@163.com。

——本报编辑部

合文书法的运用

——从郑州九中到成都宽窄巷

□樊中岳

在书法圈里,我曾有意向同道了解有关“合文”的情况,但知道“合文”的人真不多。因此,有专家说“合文”几乎成了少有人问津的“绝学”。若讲关于合文的书法篆刻知识概念,离我们的生活较远,读者可能会感到乏味。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就讲点“生活”吧。

2013年10月上旬,我到北京办事,返程时在郑州停留。得知我要前往中岳庙和少林寺,郑州的朋友特地为我们安排了一台车。在去中岳庙的途中,经过郑州市第九中学,看到“九中”的招牌(图1)时,我眼前一亮。我请司机停车,以便仔细欣赏这个有合文元素的奇妙标识,“九中”的“九”是一个阿拉伯数字“9”,“中”字的“口”形则借用了“9”字的上半部分,巧妙地构形为“中”。虽说这个设计不错,但我担心老百姓能否辨识,便问司机市民是否认识“九中”,司机肯定地说:“郑州市民没有不认识“九中”的。我为这个大胆、巧妙而又成功的设计而高兴。

图1 郑州市第九中学的logo

10月下旬,秋高气爽,友人邀请我和夫人前往成都。到达成都的当天上午,成都的朋友陪我们参观了四川博物院(恰巧,同仁严海南也刚到成都,于是我们一同前往参观)。在博物院广场,我看到“流动博物馆”汽车门上的“四川博物院”标志(图2)兴奋不已,这个标识设计得太好了。当时,我没有声张,打算考考同行的朋友:“四川博物院的标识图案突出什么主题?”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是个鼎呀。”我说:“是鼎形不错,全国很多博物馆都有鼎的元素,但你们再仔细看看,是不是有一个‘合文’。”在我的提示之下,大家终于明白了四川博物院的标识是“四川”二字合文,图形是“鼎”,凸显了博物院(陈列品)的主要特性。于是朋友们哈哈大笑,“樊老师满脑子是合文”。

图2 四川博物院的logo

到成都的第二天,朋友陪我们去宽窄巷游览。宽窄巷的确是成都的一道风景线,令人流连忘返。更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宽窄巷的标识建筑(图3),“宽窄”二字蕴含合文元素。“宽窄”标识既有借用成分又有穿插结构的形体,是一个有寓意且巧构的好标识。

图3 宽窄巷的logo

成都之行,收获颇丰,我不仅满脑子都是合文,而且发现成都大街小巷满是合文标识,我背着相机满街跑,收集到不少关于“合文”的素材。

合体字:民俗文化的瑰宝与书法之美

□程 伟

在近年的文化潮流中,一股古老而又新颖的风尚悄然兴起——民间合体字(又称组合字、拼接字、吉祥字)再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合体字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

合体字,顾名思义,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按照一定规律巧妙地组合成一个新的汉字。这种独特的文字组合方式,不仅展现了汉字结构的精妙与多变,更赋予了这些新字吉祥喜庆和特殊的含义。在民间,合体字常被用于表达美好的祝愿和祈愿,成为节日庆典、婚庆寿宴等场合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

程伟书合体字“马上有对象”

追溯合体字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其萌芽于西周早期。在青铜器“利簋”的铭文中,就已有合体字的身影出现,如“珷”(武王)。这些古老的合体字,虽大多用于传达命令或征调军队的符文,但却已初具雏形,展现了古人对文字艺术的独特追求。到了先秦时期,合体字进一步发展成为道士用在符咒“符篆”上的神秘符号,用于降妖镇魔、治病除灾。这一时期,合体字不仅承载了更多的宗教色彩,更在民间广泛流传,形成了驱邪避秽的民俗传统。

程伟书合体字“春景常安”

两汉之后,合体字逐渐从宗教领域走向民间,成为了一种广受欢迎的吉祥文化符号。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合体字对联,挂起合体字灯笼,以此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幸福安康。这些合体字往往由寓意美好的汉字组合而成,如“招财进宝”“黄金万两”“吉祥如意”等,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示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程伟书合体字“逢考必过”

在现代社会,合体字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合体字的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春节装饰、对联、贺卡等外,合体字还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文创产品等领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文化元素。同时,合体字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书法爱好者和艺术家的关注与创作,他们通过不同的书法风格和表现手法,将合体字演绎得更加多姿多彩、生动传神。

程伟书合体字“黄金万两”

值得一提的是,合体字的创作不仅要求作者具备深厚的书法功底和汉字结构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合体字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需要巧妙地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和寓意内涵进行创意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既符合汉字规范又富有艺术美感的合体字作品。

程伟书合体字“鸾凤和鸣”

合体字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汉字艺术的瑰宝之一,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寄托,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成为了连接古今、传承文化的桥梁。

楚玺合文简说

□肖 毅

《书法报·书画天地》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2-0062

编辑部热线:027-86780331

中国重阳书画展合作单位

汉兰笔庄

无边茶院

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重阳书画展合作单位持续招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