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丨跟着兰茂学康养 冬季进补,吃出好身体—滇黄精
发布时间:2025-02-06 14:54 浏览量:21
明代医药学家兰茂先生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被嵩州百姓尊称为“兰仙人”,他的医学思想和养生理念为康养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他所著的《滇南本草》,为中医养生和药食同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兰茂医学中的诊疗方法和养生理念为康复理疗、中医调养等提供了临床经验,极大促进了中医药康养理念的发展。
今天,跟随嵩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李庆,一起来看滇黄精。
冬季进补,吃出好身体——滇黄精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民间自古以来就有立冬进补的习俗,在北方立冬时节人们会进食饺子,在云南嵩明,每到冬季来临,嵩明人桌子上都会出现一道独特美味的药膳-黄精炖排骨,不仅味道鲜美还有补益身体的功效。兰茂的《滇南本草》谓“生姜”,言根如嫩生姜色。黄精属于百合科黄精属草本植物,又名有老虎姜、鸡头参、鸡头黄精和毛管菜等,根据黄精种类的不同,黄精可划分成多花黄精、鸡头黄精和滇黄精三种,嵩明大部分食用的就是滇黄精。
黄精药食同源历史悠久,自《名医别录》首载就体现其食药价值。黄精作为药食同源植物,不仅甘美易食,更具有补养功效。阅览历代本草古籍,黄精食用多于药用记载。
《2020 年版《中国药典》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大致相同。现代研究表明 ,黄精有降血糖、抗疲劳、抗骨质疏松的功效。
黄精是中医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味补益类中药。黄精味甘,平,无毒,具有补脾润肺、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滋肾填精等功效。常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以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白发以及消渴病等。自南北朝至现代,记载黄精性味归经的文献47部。南北朝《名医别录》是目前发现最早记载黄精性味的典籍,言其“味甘、平、无毒”,历代本草强调久服黄精的补益功效,古今医药学者都推崇黄精的益肾健脾作用,黄精古存今失的“轻身”“延年”“不饥”“小儿羸弱多痰”“下三虫”等功效主治。
黄精怎么吃?
黄精的吃法很多,一般新鲜的炖肉或者排骨、鸡、鸭等,入药膳吃。
材料:黄精60g,猪排骨/瘦肉500g,精盐、料酒、葱、姜、胡椒粉适量。
做法:1、将猪排骨/瘦肉洗净,放人沸水锅中焯去血水,捞出切成块。2、黄精洗净切片, 葱、姜拍破。3、将排骨、黄精、葱、姜、料酒、盐同放入锅中。4、倒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沸,然后改小火炖煮直至肉熟烂,喝汤吃肉。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对于脾胃虚弱、精血不足、体倦乏力、肺虚燥咳、口干舌燥等症状的患者,疗效颇佳。具有提高免疫、抗疲劳、提高记忆力、抗氧化等功效。
黄精茶的做法:
黄精15克,淫羊藿5克,枸杞5克,天冬10克。
将全部药材一起放入3000ml的水中,然后开大火煮沸,待水沸腾后改为小火,慢炖1小时,最后加入冰糖即可饮用。
禁忌:虽然黄精具有补益的功效,但服食黄精需忌梅实,阳衰阴盛者、气滞者、脾虚湿者、有湿痰者和胃纳不旺者不宜服用黄精。
作者介绍
李庆
硕士研究生,嵩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康复科/老年病科/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云南省名老中医“刘枫林”亲传弟子,“刘枫林团队中医咳嗽研究室”成员,云南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楚雄医科高等专科学院院内课题一项,发表论文2篇。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咳嗽、中药汤药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儿童生理性肠胀气、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腹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长期运用时空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面瘫,颈肩腰腿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等常见病及多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