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晶丨当十个研究生读完100本经典
发布时间:2025-01-08 12:32 浏览量:4
原创 走南闯北的社长 行业研习故事的开始还要讲到林老师询问我是否有兴趣参加读书会。去年三月份,因缘巧合之下认识了林老师,他询问我是否有兴趣参加读书会,我带着既激动又紧张的心情加入了,开启这辈子都不敢想的百本经典阅读之旅。满心欢喜之外,我身上更多的是惶恐和焦虑。作为普遍意义上的中等生,我对自己有着十分清晰的定位,从小到大我没有认真读过几本书,再看看身边同学都是普遍意义的优等生。自卑和怯弱在我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完成百本经典训练在我这个“中等生”真的有可能吗?一、找好方法,事半功倍来不及认真思考最坏结果,老师和大家的鼓励直接让我进入阅读经典的状态。百本经典书籍贯通古今,涵盖东西方文明,涉及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医学人类学、哲学、地理学等众多领域。林老师的书单已经罗列出必读经典,也建议我们通过“快意阅读”的方式去阅读,并通过开组会的形式来调整阅读状态,也以提交读书报告的方式来训练写作能力。完善的体制机制似乎能够保障百本经典训练的完成,但究竟什么是“快意阅读”?如何调整并保持良好的阅读状态?怎样写出高质量的读书报告?等等一系列实践难题围绕着我。我所理解的“快意阅读”是一种区别传统式一字一句的缓慢阅读方法,可以通过浏览、扫视、略读等方式迅速抓取关键信息,从而迅速理解作者想要表述的观点,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具体来说,首先,我在阅读一本经典之前通常会扫视引言和目录,大致了解所读书籍的内容和分析框架。其次,集中精力阅读具体内容,由于我采用的是电子化阅读的方式,会用黑色水笔誊写关键信息的方式加深记忆点,同时会用蓝色水笔勾画重点内容。最后,阅读完书籍以后我会关闭电脑,一边翻阅笔记资料,尝试回忆书籍内容,缕清作者的逻辑和观点,一边用红色水笔记录自己思考的火花。读书最怕读完就忘,尤其是在写读书报告时想不起所读经典内容的细节之处,所以我也会在写读书报告前抽出一些时间,反复翻阅笔记资料。概言之,“快意阅读”是通过各种技巧和方法把厚书读薄,它训练的是信息获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反复思考能力。读硬书需要坐得住冷板凳,最考验一个人的心力、耐力、体力。我的阅读状态算是经历了浮躁到沉稳的过程,每一次进入阅读状态所花费的时间都比前一次快一点,无数次切换良好阅读状态的瞬间,使得我对事物发展的耐心程度逐渐增强。于我而言,进入良好的阅读状态需要有条理的安排、舒适的环境和足够的时间。我会做好各批次阅读书单的衔接工作,提前将下一批电子书单搜集好,并按照阅读的顺序下载到电脑里,避免陷入不断找书的无序混乱之中。我曾尝试过在通勤的地铁上、实习的办公室、安静的图书馆、学校的宿舍等公共或私人场合进行阅读,最终还是发现学校的图书馆最能帮助我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因为图书馆既有基础设施又有学习氛围。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时间成本和体力消耗,阅读经典也是一种技能训练,从这个意义上说,读硬书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健康的身体。提交读书报告是大幅度提升思维完整性与缜密性的低成本方式,也是为后续毕业论文写作打坚实基础的有效办法。刚开始写作时我真的是毫无头绪,写的多了发现越写越有感觉,越写越兴奋。写作不是结束一批书单后的抓耳挠腮,而是阅读过程中思考火花的延续。上面讲到,阅读时我习惯用红色水笔记录下思考的火花并反复回看,写作时便能立马想到最感兴趣的点,将其作为写作主题并展开论述。写作最重要的是拥有问题意识,如此才能操作变量,罗列出较为严谨的分析框架,清楚地讲清内容所在;写作还要拥有健康的写作习惯,不要害怕写的不好、也不要拖着时间写、也不能不接受修改,培养“敢写”“快写”“修改提升”的写作习惯;写作形式也不能局限为一种,尝试多种写作形式,体验用不同形式表述中心思想,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期作者:梁晶晶,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研究生• 本期编辑:木卫二• 关于我们:我们是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师、博士生,以及从事具体行业的业余研究者,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知识背景,有丰富的田野调研或行业经验,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一起绘制中国行业的图景。原标题:《梁晶晶丨当十个研究生读完100本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