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霸总”,关键在“第四分钟”
发布时间:2025-01-06 08:52 浏览量:7
你可能不会想到,“竖屏”的微短剧已经媲美“横屏”的大电影了。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504.4亿元,首次超越电影市场。全国看微短剧的人比点外卖的人还多——微短剧用户为5.76亿人,外卖用户为5.53亿人。
青岛影视公司拍摄的“出海”微短剧
剧中,“霸总”们激战商海;剧外,城市间打响“短剧赛事”。
微短剧每集通常3分钟,爽点、悬念、反转,尽在此间。剧情之外,“第四分钟”,城市能做什么?
一
比起主角会有怎样的结局,影视从业者更关心的是:2025年,微短剧的上限会在哪里?
“风口”“赛道”“当下最火”是从业者口中的高频词。毕竟,类似的行业“爆发点”,这只是第二次出现。
上一次,搅动风云的还是《灵魂摆渡》。
在微短剧之前,行业里上一个一夜成名,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是网剧。2014年,《灵魂摆渡》横空出世,专为网络打造、依托互联网播放的剧集兴起,网剧元年自此开启。十年后,从横屏到竖屏、从平台剧到小程序剧,微短剧成为推动影视产业迭代的一条“鲶鱼”。
“黄金6秒”的创作逻辑,“投流三天定生死”的分销手段,“低门槛、短周期、小投资”的制作特点……微短剧这一新兴影视业态,带来的远不只是霸总与灰姑娘的甜宠、古今穿越的虐恋、“绝望主妇”的蜕变,它代表了影视制作模式的创新、转型和互联网化。
为中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微短剧点击量可观 图源:网络
这一次,“傅总”“厉总”重塑影视江湖。
纵观各行业,风口意味着新机、变革、重塑,微短剧亦不例外。七天生产出来的“厉总”“傅总”,为影视作品打开了广阔空间,形成了新的市场竞争格局,给城市竞逐辟出了一条新赛道——
传统影视基地横店、象山等遍布短剧剧组;过去信息流广告公司的聚集地西安、郑州一跃成为新兴短剧制作中心;互联网企业密集、电商发达的杭州、广州出现一批短剧平台公司。
“电影之都”青岛,具有完善的影视产业链、丰富的拍摄资源,吸引了不少微短剧剧组和投资者。目前,这里已初步形成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城阳原流亭机场航站楼短剧基地、即墨天泰山艺文小镇等较为强大的阵容,集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相关机构900多家。
短剧热力榜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城市微短剧承制版图”
下一秒,谁能提前窥探命运的“剧本”。
业界纷纷扰扰、市场高低起伏,微短剧的2024年不只是机遇满溢,还有行业洗牌。
这一年,红果崛起、大厂加码、“短剧之都”竞速,从跑马圈地到存量深耕,短剧江湖的长期竞逐才刚开始,有人因此大胆预言:微短剧超过电影,只是开始。
进入新周期的微短剧会走向何方?我们可以从几个词中一探究竟:“合规化”“精品化”“与长剧融合”“微短剧+”“出海”……
二
500亿元,放在全国产业版图里,不算大。但对于一座致力于影视产业发展的城市而言,却是提升市场“分辨率”不容小觑的存在。
一位“霸道总裁”,背后几多“爱慕”。
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打开手机会被形形色色的微短剧吸引。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作为当下最火热的文化产业形态,微短剧在阅读碎片化的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对任何一座想发展影视产业的城市而言,微短剧都是不能错过的行业风口。
2024年,青岛规划备案重点网络微短剧54部,取得发行许可的9部,均占全省50%以上,已远超上年数量。“青岛出品”网络微短剧《重回1993之纵横人生》和《步步深陷》持续热播,全网有效播放数量分别超过5400万次、4500万次。《午后玫瑰》和《星座恋习生》等80多部网络微短剧在青岛取景拍摄。《不期而遇的你》和《山海之间有花香》入选全省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工程。
青岛打造的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拥有100余个现代、古装、出海等短剧所需场景 图源:青岛西海岸文旅发布
一场“豪门盛宴”,背后几多“机遇”。
与传统影视相比,微短剧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一些在影视产业上声量不大的城市亦可抢抓风口、跑在前列。比如,郑州能位列全国微短剧产出城市前三,在于其提前布局,凭借交通、成本、公司数量等优势,占得先机。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一部爆款微短剧的票房天花板大概是2000万元。切莫小觑这看似有限的票房体量,因为其背后蕴含着巨大潜力——“爆款效应”会吸引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商等上下游产业资源汇聚,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世间可得两全法》剧组在青岛拍摄 王雷 摄
一次“情绪上头”,背后几多“携手”。
微短剧“跌宕起伏”的剧情、强刺激的“情绪价值”,让观众“上头”,也让“微短剧+”成为可能。1月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
比如,微短剧不仅是影视行业新赛道,也逐渐成为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在青岛,随着去年4月“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挂牌成立,藏马山景区以微短剧为切口,盘活文旅业态,赋能片区发展;导入西海岸新区优质的文旅资源,将“投入小、见效快”的微短剧业态,与“投入大、周期长”的片区文旅发展结合,打造影视IP与文旅业态之间融合促进的创新机制。
三
微短剧行业看似门槛低,人人都可入局,实则暗藏玄机,想要“驯化”它,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加码,要在“第四分钟”上费些心力。
文旅类微短剧《我的归途有风》海报截图
这“第四分钟”,比谁能多方协同。
这“一分钟”,是城市文化底蕴的厚积薄发,是政策扶持的有效助力,是人才汇聚的智慧碰撞,是产业链整合的协同优势。诸多要素交织,方能成就微短剧江湖中的“城市王者”。
比如,政策赋能,助力发展。青岛在全国率先出台《扶持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展政策清单》,在经营主体培育、内容创作生产、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完善工作合作机制。
又如,与文旅产业融合。在创作题材和内容上,与传统文化、本土特色等相结合,通过文化补位和故事化渲染,打造地方鲜明“文旅人设”。
AI短剧《奇幻专卖店》剧照
这“第四分钟”,比谁能耐住心性。
微短剧进入下半场,内容精品化已是“进行时”。未来的微短剧市场是流量的“竞技场”,更应是创意和品质的“打擂台”。微短剧“微而不弱,短而不浅”,靠的是“长期主义”——是在流量的浪潮中坚守内容品质的定力,是对观众口味变化持续追踪的敏锐洞察,是与新兴技术融合共进的积极姿态。
比如,精制短剧、内容第一,这是当前的行业共识,也是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为避免题材重复、剧情同质、制作粗糙,有的地方建立微短剧评优机制,奖励优秀作品;有的举办剧本征集活动,提升剧作品质。
我们有理由期待,微短剧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内容形态和文化消费品,会用更多经得起打磨、滋养心灵的精品,开辟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