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到底靠什么传承?

发布时间:2024-12-23 05:54  浏览量:8

个人权力的定义,我以为就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族所能够拥有、支配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其实现方式就是其他个人或家族对其权力分配方式的认可。


关于权力含有的家族性,其实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在封建时代,皇帝、贵族都是世袭的,而在现代也出现了美国的布希家族、甘迺迪家族,日本的田中和小泉家族、韩国的朴氏和郑氏这样近似于东汉末四世三公的袁氏,和清朝号称佟半朝的佟氏那样的政治家族。


可见,推翻帝王制,有着划时代意义,在于改善了权力的获取和作用的途径,让这种过程的形式变得与时俱进,更有观察性和稳定性,但在政治资源的继承传袭上,古今都有特定的固定模式。权力本身的特质也没有改变。


如果是经商、行医或学问世家,这种权力的传承就更名正言顺和受人尊重一些。

比如孔子的家族,几千年来一直广受尊敬和维护,很多孔氏后人以自己是孔子多少多少世玄孙的谱系关系为荣;

汉朝的司马氏、班氏家族专门担任史官;唐朝的杜审言——杜甫和杜预——杜牧这两杜家族都研究诗歌与时论;

宋朝的三苏父子,更以精彩的史论家学而为当世所推崇;

到明清时,更是有海宁钱氏。

读历史,你会发现有个很有趣的现象:

一般权贵的家族在政治上兴旺几辈之后,衰落为某个地方的世家大族时,其嫡系子孙基本都成为大地主、大奴隶主;

而黑道出身的家族则一般都以商人的身分在地方上横行;而一个破落的贵族家族,则其后人往往能以涌现出若干出色的文豪或画家而翻身。


他们的权力的转化和守恒的途径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些是主动的转化,有些是被动的发奋。


曾经看到一项资料,是有关最古老家族企业榜这个话题的。


英国人胡润的《胡润百富》发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榜单——《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


榜单显示,富不过三代并非中国特色,全球家族企业普遍面临穷孙子问题。


在美国,家族企业在第二代能够存在的只有30%,到第三代还存在的只有12%,到第四代及四代以后依然存在的只剩3%了。

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

西班牙也有“饭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的说法。

德国则用三个词“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


全球100家家族企业荣登《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第一名是著名的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传到第40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榜单中没有一家中国的家族企业。


这100家长寿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其中英、法、美名列前三位,各有17家、16家、15家,而日本也有10家,第100名家族企业也有超过225年的历史。


胡润表示,这些国家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有较为稳定的商业环境和保护私有财产的政策。尽管这些国家都有过很多战争或动乱,就像法国有拿破嵛战争,英国有工业革命,日本有明治维新,美国有独立战争,以及后来很多国家都经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但这些家族企业还是在历史的剧变中幸存了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100家长寿企业排行榜中,从规模上来说大多属于中小企业,而非大型企业。其中,排在第一名的金刚组,去年的销售额才不过1亿美元。就从事的行业来看,24家从事手工制作,18家从事酒类制造,5家从事饭店行业,4家是茶叶企业。有意思的是,还有两家葬礼企业。


胡润表示,这些企业有一些共同点:

透过家族联姻是做强做大的捷径;

很早就尝试运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方法;

在风险管理方面都非常优秀;

重视人才培养;当然还有好运气。


在海外,有名望的华人家族有100多个,但并没有很多长寿的家族企业。

实际上,中国人有追溯自己家族历史的传统,中国也有很多古老的家族,但并没有很多超过3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似乎也在印证做实体经济虽慢但更加长远的家族企业定律。

经过调查与统计之后,胡润得出了一个令中国人十分尴尬的结论:中国的企业家是创造财富的第一代人,而且大部分出身贫寒,把事业传给下一代会带来诸多挑战。

因为,在中国,家族的兴旺和延续,并不完全等同于其企业的兴旺和延续,社会型态一百年来的剧变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中国式资源经营的理念中,其实早已隐约包含了转化与守恒——家族资源的多型态存在方式。


就像我们在《战国策》中读过的《冯缓客孟尝君》一篇中所看到的,以狡兔三窟的方式保全自己,是很多中国古老家族的自保与经营法则。

所以最古老家族企业榜如果仅仅把尺规落实在企业上,落实在经营业绩上,那将很难找到真正掌握着社会财富与影响力的家族的线索。

但是,胡润的调查并非没有收获,他虽然目前没有找到能够统计出长寿家族的合适标准,但他已经发现了家族联姻、资产剥离等方式的成功家族的模糊脉络。


为什么要如此关注这样一个材料呢?

因为该榜单其实代表了一种经营界思考问题的新方向——不再将目光仅仅落在如何将一笔交易、一个工厂经营得漂亮,可以在一年中赚很多钱,或是一个人如何在大企业中成功地钻营到自己的利益,或怎样在股市中跟定发展等等,而是要切实观察一下,那些家族的后人现在在做什么。

有一本书叫《格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看不见的上层——那些远离喧嚣和名利场的权贵与富豪的后裔,正在我们这个社会上隐居着,比如,你可能不知道,某个图书馆的馆员,其实名下有几十间住宅的不动产;某个衣衫灰暗的旅行者,其实是很多企业的大股东。家族与企业剥离了,但他们的资产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值。

莫言曾言:“动上层人的利益,如同要他们的命。改变底层人的观念,如同掘他们的祖坟。然而底层观念却是上层人利益来源,而试图说破这一切的人,却成为了双方共同的敌人。”

不同阶层眼里的有价值的东西东西明显不一样,不要识图去改变一个穷人的思想,是最安全的。研究暴发户必读,甚如何发财致富的时代悄然过去了,现在社会上的暴发户和达官贵人已经够多的了,但是中途倾覆的不少,长久延续的不多;留下骂名的不少,全身而退的不多。

所以,该是考虑经营一个家族的长远布局的阶段了。一个好的家族的意义,不在于有多殷实富贵,而是每一辈都能够竭尽所能,去托举下一代更上一层楼。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