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五下《稚子弄冰》执教:吴淼峰

发布时间:2024-12-18 08:15  浏览量:2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学习一首诗,对吧?在学新的诗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首曾经学过的诗,大家请看谁来读这首诗?出示《宿新市徐公店》

指名两人读。

师:看得出来,咱们班孩子读诗的水平都很高。这是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的诗人,《宿新市徐公店》宿在徐公店,见景生情,有感而写。问问大家,哪一道景触动了诗人的灵感?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生:应该是“儿童急早追黄蝶”这一景。因为这个景它是比较生动形象的,而且还而且还有儿童的稚趣和可爱。

师:所以特别容易触发诗人的一种灵感是吧?同意这个想法吗?

生:我觉得树头心率未成因和儿童疾走追黄碟应该并在一起。这样的话,有静有动,诗人才会融入其中。

师:当然,你的想法也是挺棒的。如果我们说一道景的话,那一定是哪一道?儿童那一道是吧,特别容易触发诗人的灵感。于是他写下了这样的诗篇。这位诗人是杨万里。关于杨万里,你了解多少?

生:我了解过,杨万里其实是中过进士的。

生:杨万里与范成大、尤袤、陆游合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师:其实这个信息在告诉我们最简单的信息什么?杨万里这位诗人,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是南宋中心四大诗人之一。

师:尤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陆游,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而能够跟陆游他能够并驾齐驱的,那一定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杨万里写的一首诗,题目叫做(生:稚子弄冰。)从题目当中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谁?

生:稚子,也就是小孩子。

师:你怎么知道他是小孩子?

生:我是通过在课前我是预习了一下,发现了稚子是小孩子。

师:是从注释当中知道的。有没有孩子能够知道为什么读到“稚子”,我们就知道他是小孩子。

生:因为他有一个“稚”字的意思,稚有童趣,比较年龄小一些的,所以我知道他是小孩子的意思。

师:其实我们可以用两个词来对应,我们非常耳熟能详的一个词叫做稚嫩,还有一个词叫做幼稚。这两个词其实都在告诉我们这个人年纪比较的小,所以“稚”字,我们就知道他是年幼的孩子。从题目当中我们还知道这首诗讲的“稚子”是在干什么?

生:弄指的是玩嬉戏的意思。这首诗的意思是指儿童在玩冰。

师:说得非常好,说文解字当中它也是这么解释的。弄是玩的意思,所以稚子弄冰的意思就是(生:意思就是小孩子在玩冰。)

师:一个年幼的孩子在玩冰。怎么样玩冰的?接下来让我们打开课文,走进杨万里的诗,走进稚子弄冰的现场。

二、新课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尽量能够读出诗歌的味道。好,自己开始吧。我建议每个人自己的节奏,再读一遍。

师:一首好的诗,总是容易让人读到一块。来,谁来读读这首诗?

指名读整首诗。师:嗯,读得掷地有声,非常的好。看得出来,这首诗特别适合男孩子读。是吧?咱们男孩子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男生齐读。)当然,我们女孩子也想感受一下。(女孩子齐读。)越读越有诗歌的味道了。孩子们,咱们一起来吧。(全班齐读。)同学们,读的时候,你有没有留意到,这首诗当中除了冰之外,他还写到了其他几种物品,发现了吗?来,用笔在诗当中圈一圈。

生:有金盆、彩丝、银钲、玉磬。

师:这几种物品当中有两种,很显然我们是不熟的。

生:应该是银钲、玉磬。

师:你带着大家读读这两个字好吗?这两种是什么东西?

生:这两种东西都是一种乐器。因为注释里面说这“钲”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钲,有长柄的。罄是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师:它们都是打击乐器。读诗要学会读注释是吧?很快就知道了重要的信息。同学们,请看,(出示银钲和玉磬的图片)打击的时候会发出悠扬的声音。还有几种物品,我们看起来比较熟,但是同学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这些看起来熟悉的物品是不是跟我们现在是完全一样的?比如“玻璃”是不是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透明的玻璃?

生:我觉得应该不是,因为他题目说的是一个小孩子在玩冰,所以他这里又说忽作玻璃碎地声。所以世人应该是把冰比作成了玻璃。

师:这个玻璃就是我们现在外面的玻璃是吧?其实我跟孩子们说,在那个年代还没有玻璃,它是什么?

生:我觉得忽作玻璃碎地声的玻璃应该不是指我们现在窗户上那种玻璃,因为稚子弄冰,作者写的是小孩子在玩冰,忽作玻璃碎地,是他冰掉下去碎了,像玻璃一样。

师:到底是什么?孩子们请看。这个玻璃其实是一种玉石,又叫做水玉,所以它不是我们所熟悉的玻璃。由此,我们大致可以猜测一下金盆,它是不是金子做的盆,而是。(生:老师,我认为是金属盆。)

师:当然,彩丝跟我们现在的理解是一样的,彩色的。所以同学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古今意思有差异的一些字词,学的时候要稍作留意。明白吗?我们一起读读这 5 个词(标红的词)。问题来了,刚才我们已经知道这首诗讲的是稚子在玩冰,但是在仅有的 28 个字当中,作者却用了 10 个字去写这些看起来无关的东西,这是不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东西跟冰有关系吗?来,孩子们,咱不急。每个孩子在逐句的读这首诗,看看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默读就行。

生:金盆是冰。冰原来是在金盆里面的,是冰的来源,所以所以我觉得金盆写出来是为了说明他晓冰的来处。(师:这时候稚子在干什么?)生:这时候“稚子”再把金盆里面的冰拿出来。(师:哪个字是拿出的意思)脱,(所以这是质子在两个字。)脱冰。

师:彩丝、银钲跟冰有关系吗?

生:我觉得彩丝是他玩冰的时候用的东西,用彩丝把它穿成像银钲。

师:这是稚子在干什么?(生:穿冰)

师:玉磬跟冰有关系吗?

生:我觉得这个稚子可能是在敲冰,敲出来声音像敲玉磬。

师:所以不是从样子的角度,而是从声音。这是稚子在干什么?(生:敲冰。这是稚子在敲冰发出的声音,跟玉磬的声音很像。玻璃这种玉石跟冰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因为冰是很透明的,跟玉都是很纯洁的代表。我觉得作者可能是把玻璃冰比做的玉石。

师:孩子,您仍然是从他的样子的角度来讲,但其实不是。

生:我觉得是从声音的角度来说的。因为作者想把冰掉在地上的声音比作玉磬。

师:玉石发出来的声音是比较一样的,对吧?所以这个时候其实是什么?两个字(生:冰碎)冰碎还是碎冰?

生:碎冰好像是故意的对吧?而事实上,这个冰不小心掉到地上碎。

师:掉了。这首诗里边,他是故意把它弄碎的吗?不是哪个字告诉你的。

生:“忽”字,因为“忽”是表示一个突然的。

师:一不小心的是吧?所以我们这里用两个词两个字“冰碎”。它不是故意的行为。

师:同学们请看:脱冰、穿冰、敲冰、冰碎,这其实就是稚子在干什么?。课题当中的两个字叫做(“弄冰”),这就是稚子弄冰的过程。这几种物品分别对应了这 4 个过程。同学们,这 4 个过程如果加上我们丰富的想象,它就能够还原成 4 个具体的场景。接下来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每一句话都转换成了怎样的具体的场景,在你的脑海当中浮现出来,先自己想象,完了之后 4 人小组分享一下,明白吗?开始。

师:孩子们差不多了,很多小组都讨论得非常的有趣。来哪一组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好,叫你们组来到这,我们到这来哈,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请,一起来对,一起来。读着读着,哪些具体的场景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当中。按顺序一人一句一个场景好吗?开始。

生:“稚子金盆脱晓冰”我想象到的画面:一个小孩子到他的后花园里面,把一个金属的盆子里面冻成的冰,用稚嫩的小手给他挖了出来,在那里玩弄。

生:第二句。我想象到的是,小孩子从口袋里拿出彩丝和针,从冰里面穿过去,然后就变成了一个像银针一样的东西。

生:第三句,我想象的画面就是孩子开始敲敲冰了,冰发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很好听。这回说的很棒了。

生:第四句。我想象到的画面是,孩子的小手没有拿稳那块玻璃,掉冰掉到了地上。一声脆响,犹如水玉落地的声音。

师:来,把掌声送给他们,太棒了。来,特别问你一下,为什么一定要是彩丝,不是白色的?

生:因为彩丝它有很多颜色的,那种丝就不止一种颜色,所以它就可以五颜六色的。

师:为什么一定要五颜六色的看起来更好看,所以你看才是关键对不对?如果是白色的丝线,美感就没有了,对吗?谢谢你们。

(第二个组,分享想象到的画面。)

师:好,谢谢你们来,请回。我们五六班的孩子真是太棒了,很快的就把稚子弄冰的场景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当中了。但是孩子们,你看老师每次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都会想一个问题,这玩冰,到底是稚子一个人在玩,还是有很多个孩子?其实,我知道大家为难,因为这个诗当中其实没有任何的提示,对不对?但是作为一种想象,当我们想到有可能是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冰的时候,画面是不是会变得更加的丰富,更加的生动一些,对吧?比如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小冰。你仿佛看到?

生:有一个孩子把金盆里面的冰给拿出来,分给了好多个孩子。

师:采丝穿取当银钲,你仿佛看到?

生:我仿佛看到许多的孩子拿着一串又一串的彩丝的,各自把自己的冰给串了起来,似乎要比一下。

师:敲成玉磬穿林响,你仿佛看到?

生:我仿佛看见了很多个孩子像办音乐会一样,拿着自己的冰敲来敲去。

师:你还听到了。仿佛还听到。(生:了那种清脆的很悦耳的声音。)

师:忽作玻璃碎地声。(生:我仿佛看到几个孩子,因为手没有拿稳,绳子,冰滑了下去,弄到地上碎了,像玉石掉在地上的声音很好听。)孩子们,你看,这就是稚子弄冰的生动的场景。在这个场景当中,既有脱冰穿冰的画面,也有敲冰冰碎时发出的声音,对吧?既有画面,又有声音。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生:有声有色。)稚子这一弄的是有声有色。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感受着这样的味道。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生齐读整首诗。)

师:孩子们,其实你深入到场景深处,你还能够感受到稚子在弄冰时候心情的变化。想象一下,早晨起来,突然看到一个金属脸盆,当中有厚厚的冰。这个时候稚子的心情,(生:他十分开心,也十分激动。因为他知道今天可以玩冰了。)拿来彩丝把它穿起来。诶,看起来它竟然像银钲乐器一样。稚子的心情?(生:稚子的心情是高兴以及惊喜。因为他看起来像银钲,就感觉自己可以敲打,他就感觉非常的高兴。)成了一种艺术品,对不对?敲打着这样的冰块,它竟然发出玉磬一样的声音。稚子(生:稚子的心情应该很闲,因为这个声音非常好听。)忽然冰块落地碎了。(生:我觉得稚子现在心情应该是很失望,很难过,因为他好不容易弄好的冰,然后他就碎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感受到稚子既有欢乐,也有一丝的遗憾,失落是吧?我们同样用一个词来形容,叫(有喜有忧)同学们,冰块碎地并不悲观。虽有遗憾,并不悲观。甚至,如果你仔细地阅读,你会发现第4句话当中仍然有喜。发现了吗?

生:我觉得话忽作玻璃碎地声。冰摔在地上,很像水玉摔在地上的声音。这让小孩子非常的惊喜。

师:突然发现它掉下去的声音,竟然很像水玉掉下来的声音。刚才你说的一个词,叫做惊喜,对不对?你看孩子们选择什么样的对象,往往跟人的心情有关。这里诗人选择了用玻璃水玉。很显然,这里边有一种什么在里边?喜在里边。其实不仅是玻璃。在看玉磬、银钲,作者把冰块比作这样的一些对象,其实都在告诉我们,稚子弄冰的过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生:快乐。我觉得稚子弄冰的这个过程一定是很快乐的。我觉得稚子弄冰的过程肯定是很高兴,有时候喜,有时候高兴,他虽然说掉下去,他还是会有惊喜的,不会觉得很遗憾。

师:而弄冰的稚子是一群怎样的稚子?(生:想象力十足又富有童趣的稚子们。)

师:我们用两个词:天真活泼。

师:孩子们,读到这里,我想我们大致可以明白为什么诗人以弄冰为题,而不是玩冰。你看,“稚子”字这一弄,它既写出了有声有色的弄冰场景,也写出了有喜有忧的弄冰心情。他还写活了一群天真活泼、富于想象的栀子形象。带着这样的感觉,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预备起。(生齐读这首诗。)

师:其实,杨万里的诗中还不止一次写到了儿童。大家请看这是《宿兴市徐公店》。这首诗当中有没有逗弄的场景?

生: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师:是怎样的场景?)一个儿童在跑着追一个在空中飞的黄蝶人。蝴蝶飞进了油菜花丛中,小孩就找不到了。

师:是怎样的场景?

生:儿童飞快地跑着,追着一只追逐一只飞舞的黄蝴蝶。当黄蝴蝶飞入跟它颜色一样的油菜花丛中的时候,小儿就看不到那只黄碟,没有地方找了。

师:其实,这个场景远比大家想象的要丰富得多。你想当蝴蝶在飞?儿童……

生:我想象的画面是这样子的,一个孩子在追着一只黄蝴蝶,眼见就要追上了,那个孩子的嘴角一定是露出了一丝喜悦的笑容。他伸手就要扑下,扑上去追,结果突然一下子,黄蝴蝶一闪身,飞进了油菜花丛中,再也寻不见了。孩子的心情此刻一定是很失望。

师:看来这个蝴蝶还是挺会逗儿童的,对不对?孩子们,你看,这就是儿童疾走追黄蝶,(生:飞入菜花无处寻)。诗当中没有出现一个弄字,但是这一追一飞,就将蝶儿在飞,儿童在追的这样一个逗弄的场景,写的是活灵活现。

师:再看,同样是杨万里的诗,《舟过安仁》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这首诗。谁来读这首诗?

指名读,师:读的字正腔圆。谁再来读一次?你来。

指名读,师:真好。孩子们,这首诗当中有没有逗弄的场景?这首诗他写到了两个小孩,他们坐在小船当中,奇怪的是,他们把撑船用的竹竿,划船用的桨都收起来了。他们在干什么?

生:他们想靠雨伞来使风,让船动起来。

师:这个雨伞来使风该怎么理解?是雨伞自己会生风,把风生出来还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他们会撑起伞,像帆船一样把伞合过来,当时肯定是风很大的,风吹到伞面。按照帆船的原理,船就会向风吹的方向驶去。

师:风往东边吹,伞就往它的对面称其实是西边是吧。风往南边吹,伞就往。他们想用伞。

生:他们想把伞当作帆,然后让船前进。

师:用借助风的力量,借助伞的力量来让船前进。这一张一使把儿童逗弄的画面呈现出来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儿童才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

生:天真活泼、富玉想象力的儿童才会有这种想法。

师:孩子们,你看,这就是杨万里。都说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其实在诗人的眼里边,爱玩还是儿童的诗性。这一玩一弄,诗意盎然。这一张一使,诗情画意。感受一下什么样的诗人才能够写出这样的诗篇?

生:我感受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诗人,很可爱。

师:当然不天真,对吧?但可爱是感受到了是吗?

生:这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一个诗人,而且他也是非常富有想象力的,不然他为什么能把这些孩童们的想法写得那么活灵活现呢?

生:我觉得这个诗人应该是赋予想象的诗人,而且他非常爱这个幼小的孩子,所以他才会写这么多关于儿童的诗。

师:没错,杨万里无疑是喜爱儿童的,他总是能够敏锐地把握儿童瞬间的情绪。杨万里无疑是懂儿童的,他总是用比较平易浅白的语言来描写儿童的灿烂。让我们感受着稚子弄冰的场景。在这样的冬天,一起读读稚子弄冰,预备起。(全班齐读这首诗)

师:这样的画面,这样的声音,它终将融入到我们的童年。在寒冬腊月,感受着稚子弄冰的场景,预备起。(全班齐读这首诗)

师:其实,我们是多么希望成为杨万理笔下的稚子,在这样的早晨,做着这样的事情。起,(全班齐读这首诗)孩子们诗歌读到这里,它已经不单纯是一首诗,它已经是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已经是一幅又一幅具体的场景。请同学们把课文纸翻到最后,请你用一两分钟的时间,选择其中的一两句话,把它写成一篇小短文,翻过来空白的页面就可以了。

师:孩子们,时间已经有点紧了,这样,我们先请个孩子跟大家分享一下。没写好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用口头表达下去好不好?来,先请你。孩子站起来说好吗?

生:孩童一早醒来,见门前的金属盆中结了冰,便急忙惊喜地招呼伙伴一同前来。他把盆倒扣,取出冰,分成几份送给伙伴们。孩子们忽然又有了个好主意,将五色丝线穿入冰中。那样子好似一串银针。他们以棍敲之,声音清脆响亮,犹如玉磬的声音。那声音简直可以穿过领域,穿过树林。忽然,又有几个孩子手一滑,几串冰做的银钲掉在了地上,一声脆响,好似水玉落地的声音。

师:嗯,怎么样?把掌声送给他啊?这个时候,他已经不仅是一首诗,而是一篇小短文。是吧?来,再请个男孩子。

生:一个年幼的孩子,因为好奇,把头从屋中伸了出来。忽然,他发现昨天在嗯放的金属盆中已经结满了冰。他赶紧从屋中跑出来,招呼伙伴们,快来,我来玩冰了。他拿了一根五彩的丝线,把冰穿了起来,拿出一根小树针。这个声音好像玉清的声音。穿过了森林。有几个孩子?我好奇,不停的去问这个兵。那个孩子吼吼吼吼说一把嘣,就在地上阅兵。呲啦一声,好似水玉落地的声音。

师:怎么样?不错。这孩子已经完全融入到了稚子弄冰的场景当中去。从他有声有色、声情并茂的描述当中,我们完全能够感受到稚子弄冰这个过程当中的乐趣,是吧?所以孩子,他还有没有不愿意玩这个想法?

生:没有了,没有。

师:完全就是沉浸在这个里边了是吧?孩子们,时间关系。我们今天读了杨万里的诗,我们感受了杨万里笔下的儿童形象。作为一代诗宗,杨万里有很多的诗,课后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还可以继续去感受杨万里的诗,感受杨万里笔下的儿童形象好吗?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