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杰:唱好“双城记”,打造城市文化交流样本
发布时间:2024-08-01 00:37 浏览量:34
编者按:2020年9月4日,浙江绍兴和甘肃敦煌同时成为“东亚文化之都”。2021年在绍兴举行的“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开幕式上,绍兴推动文化和旅游部建立了“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联盟工作机制”,以促进城市间更广更深的交流。作为一项成果,历时三年的四集纪录片《敦煌遇见绍兴》即将由央视播出,当年的总策划,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何俊杰写了众多文章,现将今天《绍兴日报》刊的一文分享如下。
唱好“双城记”,打造城市文化交流样本
何俊杰
用文化构筑“朋友圈”,是持久有力的;敦煌可成为绍兴文旅国际化的桥梁和纽带;寻找“文化力”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绍兴和敦煌作为中国的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世人皆知,但极少有人了解这两座城市之间的历史渊源和彼此关系。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即将播出的四集纪录片《敦煌遇见绍兴》,通过深度解析两座城市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故事,展开跨越千年的对话,为中国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样本。
1600多年前的一天,敦煌僧人昙猷从大漠出发,要到8000里外的会稽郡修习佛法。会稽郡因会稽山得名,秦国三十六郡之一。汉初会稽郡治所移至山阴,也就是今天的绍兴。绍兴与敦煌,两座城市同为光耀中国史册的名郡,折射着丝路精神的光芒。绍兴与敦煌的“双城记”,如果说始于“佛缘”,那跨越千年后的今天,“双城记”则续于“东亚文化之都”。
2020年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组织评审专家委员会对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进行终审,绍兴终审得分名列候评城市第一,敦煌名列第二,正是从那年开始,中国每年可有两座城市入选,绍兴与敦煌,历史性地成为中国首个同时命名的“东亚文化之都”,这也为后续寻找两座城市的文化链接埋下伏笔。
绍兴与敦煌,有许多故事可讲。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窟,而绍兴新昌大佛寺与莫高窟差不多同一时期建造,且有江南唯一保存完好的大佛像,被称为“越国敦煌”。100多年前敦煌汉简出土后流散到英法,绍兴上虞人罗振玉和亲家王国维整理出版了史上第一部汉代简牍研究著作《流沙坠简》。敦煌藏经洞唐代卷子里的唐代学生习字作业,出现了鲁迅先生《孔乙己》中提到的描红帖“上大人孔乙己”,鲁迅也曾四处搜罗敦煌卷子来作学术考证。绍兴是古代诗人们的热门打卡地,有“浙东唐诗之路”美称,敦煌是唐代边塞诗的摇篮,也是唐宋词的发源地,藏经洞文书中的唐代词曲达1000多首。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城市之间地域文化差异很大,但在中华文明孕育、生长、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它们命运相通,文脉相连。纪录片《敦煌遇见绍兴》分别从敦煌、绍兴的石窟文化、书法文化、诗词文化以及文化传承四大板块入手,以数千年中国文化史为轴线,以丝绸之路为纽带,深入挖掘两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用奇妙的历史交集和古今人物互动,唤醒绍兴、敦煌的城市文化记忆。3年成就的《敦煌遇见绍兴》纪录片,可以给我们三大启示。
启示一,城市间的交流,用文化构筑“朋友圈”,是持久有力的。当年,文化和旅游部在绍兴推动成立“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联盟工作机制,其目的就在于此。事实上,绍兴这几年用“大师对话”构筑鲁迅文化“朋友圈”、用“禹迹图”构筑大禹文化“朋友圈”等等,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品牌,是推动绍兴未来发展的两大文化力,它与历史文化名城一起,将有力助推绍兴文化向深处走,向高处飞。
启示二,敦煌可成为绍兴文旅国际化的桥梁和纽带。敦煌文化是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标志,敦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每年敦煌近2000万的游客中,国际游客占了很大比例,绍兴在后亚运时代,要迈向国际旅游城市,必须依靠像敦煌这样的城市,在宣推、营销、导流等方面开展互动合作,让文化彰显力量。
启示三,绍兴的文态自带气场,我们要寻找“文化力”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谓“文化力”,是指一座城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价值认同与品质认可,内在形象与对外影响,政府服务与社会治理等多种非物质元素聚合,显示出来的软力量。文化力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影响力,就是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看似无形,却是实力之基。当下,绍兴迫切需要更多有情怀、有定力的人,将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转化出来,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责编:勾晓庆
- 上一篇:小学优秀班主任演讲稿
- 下一篇:爱奇艺会员节释放片单,这些已经加入了桃会员的想看列表